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來自全國的中小學生和普通觀眾一起收看了這場來自400公里高空之外的一課。
授課全程圖像清晰、話音穩定。作為“太空課堂”的中國空間站,正以23倍于音速的第一宇宙速度環繞地球飛行,而艙外便是真空、超過200攝氏度的溫差、充滿宇宙射線的極端環境。
作為空間站系統的抓總研制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飛控人員對“天宮課堂”的照明、地面圖像顯示、航天員走位、攝像機位設置等環節給出建議,并在位于地面的空間站電性艙中,以航天員的視角進行全流程模擬,確保不遺漏任何一處細節。
授課中可能遇到的通信干擾、意外報警,甚至是燈光設置上可能的照度不足以及眩光現象等,都是飛控人員需要提前識別的風險。五院空間站系統總體飛控技術負責人范高潔介紹,此次“天宮課堂”在第一次授課的基礎上作了優化改進,針對圖像、話音、中繼系統等,包括航天員開展實驗演示過程中樣品可能對艙內表面造成的污染,都制定了詳細預案。特別是針對授課中可能出現的話音卡頓現象,本次授課前精心識別了可能影響話音質量的各類信號干擾源,力求把干擾降到最低。
“看到航天員們在太空正常生活,說明我們的平臺一切正常。”范高潔說,穩固的結構和密封性保障著艙內健康有氧的環境,熱控分系統保障著艙內始終適宜的溫度,GNC分系統保障著空間站組合體始終平穩運行在預定的軌道,儀表照明分系統保障著課堂始終照明充足,總體電路分系統保障著授課全程供電充足,測控、數管分系統保障著通信話音穩定圖像清晰。他表示,空間站飛控工作是長期的堅守,今年是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中國空間站的一年,相關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蘇雅 通訊員 郭睿
編輯 匡峰
流程編輯 吳越
【來源:北京日報】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