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記者 田尋宇、文亮 通訊員 陳靜
山谷茶林綠,尖尖嫩葉揚。眼下正值春茶采摘期,我縣各地的茶園一片盎然生機,行行新綠之間,茶農們在茶樹間忙得熱火朝天,朝著茶葉致富路邁進。
在桐子園村千畝茶葉基地里,袁友香正在自家茶園里采摘茶葉,只見她十指翻飛,不到一會兒,就采滿了一簍,僅用了一個上午時間,她帶來的麻袋便撐脹了“肚皮”。
“我采摘茶葉已有十年了,現在收益好了,我就發展了十幾畝,一年可以收入四、五萬元?!辈柁r袁友香說。
當天采摘完的茶葉,茶農們會及時送到露丫茶廠,經過評級后,稱重售賣,看到自己一天辛苦勞動的“收獲”變成實實在在的錢,茶農們倍感幸福,臉上也樂開了花。而這十余年來,茶農們能夠年年通過茶葉實現增收,背后離不開露丫茶廠鋪就的致富路。
2009年,在當地優惠政策支持下,桐子園村發展的茶葉基地達到了800余畝,雖然當時有著7家茶廠,但采摘的茶葉依然不能完成內銷,嚴重打擊了村民種植茶葉的積極性,為打開局面,縣里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如今的露丫茶廠。
“2009年底,我對桐子園村茶葉基地為主的茶園做了一些考查,(桐子園村)和其它村的茶葉大約5000畝左右,當時沒有來鳳茶葉品牌,賣茶的收購價格低,很多茶農甚至是摧毀了一部分茶園,我覺得很可惜。”露丫茶廠負責人張少勇說。
經過考察過后,張少勇和伙伴一同懷揣著雄心壯志投資了150多萬,在桐子園村建起了上千平方米的露丫茶廠,不僅將茶葉的開秤價格從芽尖的18元,漲到了25元,此后還創立了鳳原栗香品牌,讓當地村民十余人走上了就業崗位,實現了家門口增收。
眼看著茶農的好日子正逐漸到來,但天有不測風云,在2010年、2011年的兩年時間里,我縣多家茶廠因為經營不善而關閉廠房,此時就只剩下兩家茶廠,露丫茶廠便是其中一家,于是其他鄉鎮的茶農采摘了茶葉也都紛紛運到這兩家茶廠來賣。
根據當時的生產條件,張少勇等人深知量多而難精,但面對茶農們剛有起色的日子,在烈日下用汗水采摘來的茶葉,張少勇等人憑借自己良好的銷路,不管是什么品種的茶葉,都依據茶葉標準做到應收盡收制成綠茶,保障茶農的基本收入。隨著口子一開,廠房里的鮮茶葉就再也放不下了,廠房前的平壩里也鋪起了厚厚一層茶葉,機器更是日夜不息。
“我在這里已經工作10年了,那時最忙的時候,一天要收3萬多斤,機器不停歇?!眴T工陳武海說。
回憶過去那段日子,大多數員工們依然歷歷在目。后來隨著市場的發展,茶廠漸漸地的增多,茶農們自家茶葉的經濟效益也變得更好了。如今,桐子園村依托茶葉建起了高標準茶園、茶園觀光步游道、茶葉電商銷售展示中心,為推進茶旅融合、鄉村振興提供著持續動力。
據了解,今年大河鎮將申請項目用地,用于露丫茶廠重新搭建,建設新生產車間,添置新的加工生產線,努力做好鳳原栗香精品茶。露丫茶廠十二年的堅守,也將迎來新的騰飛。
【來源:來鳳新聞網】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