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墻畫已經不稀罕,但你見過以楚劇為主題的墻畫嗎?在江漢區滿春街道長堤社區得勝小區,社區通過挖掘“在地文化”、鏈接社會資源、發動居民力量,利用小區圍墻共繪“楚劇文化墻”,打造“家門口”的文化陣地。
(相關資料圖)
長堤社區德勝小區的楚劇文化墻。 記者喬馳 攝
9月27日上午,在得勝小區的楚劇文化墻前,來自武漢楚劇院的國家二級演員朱志剛打開自帶的藍牙音響,隨著伴奏唱起楚劇經典劇目《寶蓮燈》《蝴蝶杯》選段。居民們支起小桌板、搬來小板凳,近距離欣賞著精彩表演,不時拍手叫好。
在不少老票友的心中,楚劇與滿春街道密不可分。據楚劇大師沈云陔之子沈建武介紹,楚劇在今滿春街道區域內誕生、聚集和興旺。特別是長堤社區與清芬、大夾社區相接的福建街、人和街,曾被老百姓稱為“戲窩子”。
楚劇文化墻表現了楚劇大師沈云陔的經典劇目。 記者喬馳 攝
“我生在滿春街、長在滿春街,過去楚劇名伶匯聚的‘滿春茶園’就在這里。”在沈建武看來,如今滿春茶園雖已不在,但楚劇的根早已深深扎入這片土地,長在老百姓心中。
今年6月,滿春街道從社會各界招募了一批“滿春能人”,為居民提供志愿服務,形成了一批特色項目。其中一個,就是挖掘楚劇這個“在地文化”IP,為得勝小區居民繪就特色文化墻,打造“楚劇微劇場”。
武漢楚劇院的國家二級演員朱志剛現場為居民獻唱。 記者喬馳 攝
漢口記憶文化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丹接過了這個服務項目。在設計方案前,他與社區一同走訪居民、收集意見,其間也收獲了許多感動。
“這里的老年人多,大部分都是楚劇票友,隨口就能哼上兩段。”走訪時,劉丹經常能聽到居民家中正在播放楚劇片段;征求墻畫方案時,居民們也能提出十分專業的建議。
“上墻的內容就是根據居民想法,選擇了沈云陔大師的經典劇目形象,比如《九件衣》《斷橋》等。”劉丹說,居民們得知他在籌備墻畫,每次都會給他端茶送水,十分熱情,“相比于一般的商業項目,能夠與居民打成一片、共同參與家園建設,對我們來說也十分有意義。”
根據居民意見修改了三次設計方案后,墻繪工作正式啟動,這個過程也少不了居民參與。“先由畫師用鉛筆在墻上畫出底稿,居民再一筆一畫勾勒出線條和上色,大家都樂在其中。”長堤社區黨委書記衛紅說。
74歲的萬大學是得勝小區居民,他家的房子緊鄰楚劇文化墻。“這個墻畫好看、有意義,既美化環境,也體現了咱們的文化特色。”萬大學和妻子都愛聽戲,他希望社區能打造更多文化場景。
據悉,當前滿春街道正在開展“鋼琴進街道”活動,積極推進“家門口的文化陣地”建設,目前已有企業為街道捐贈了20臺智能鋼琴,并定期安排老師前來為居民授課,其中長堤社區就有8臺。下一步,長堤社區將繼續尋找合適場地,在得勝小區搭建“楚劇微劇場”,并邀請楚劇演員開展小型演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
(長江日報記者喬馳 通訊員謝可可 雷丹)
【編輯:丁翾】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