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過濾器主體由薄片制成,小孔直徑僅約 10 微米。為了實現過濾微塑料的目標,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套新穎的工藝,并得到了 BMBF 資助的 SimConDrill 項目的工業合作伙伴的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弗勞恩霍夫激光研究所的多光束工藝還使用了特殊光學系統,以產生相同的矩陣激光束,并且搭配了 144 束的超短脈沖激光器(TruMicro 5280 Femto Edition)來同時打孔。
基于此,LaserJob GmbH 的專家們在過濾片上鉆出了具有 5900 萬個微孔的原型。
Fraunhofer ILT 項目經理 Andrea Lanfermann 指出:其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于鋼箔上打出數量盡可能多的微孔。
目前首批金屬箔過濾器正在嘗試收集混于水中的 3D 打印細粉,且箔片已被安裝于獲得專利的旋風過濾器中,并正在廢水處理廠開展一系列條件下的實測。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委托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開展的一項研究可知,普通人每月可能攝入約 21 克的微塑料(數量 2000 左右)、或每周 5 克 / 每年 250 克以上,足夠制成一張標準的信用卡。
此外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的另一項研究表明,人體血液中都已檢出過微塑料。若 Fraunhofer ILT 的新技術能夠順利推廣開來,我們或許有望避免更糟糕的未來。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
頭條 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