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同增 通訊員 賈紅 張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19日下午,“信息高鐵”新鄉站啟動儀式暨高通量產業互聯網技術論壇成功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凝暉作了相關報告,并為“信息高鐵新鄉站”揭牌——這也是“信息高鐵”設在全省的第一“站”。
據了解,“信息高鐵”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主導建設,是基于我國國情,對國外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升級,是支撐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建設、推動技術產業升級的重要新基建工程。
“信息高鐵”的技術基礎,是由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歷時十余年研發成功的高通量計算技術體系。該體系技術核心是“體系結構級的數據流思想”,強調高通量、強實時、低延遲以及易擴展等特征,天生適合“吞噬”海量大數據。
作為中科睿芯集團首席科學家,孫凝暉把信息基礎設施發展形象地分為三個階段:1.0階段以超算中心為代表,追求速度,“算得快”;2.0階段以云計算中心為代表,追求共享,“算得省”;而3.0階段,就是“信息高鐵”,追求高通量,即“算得多”。
“就像交通工具中的高鐵,在高負載、高利用率前提下,依然能有效保障服務質量。”孫凝暉說。
落在各城市的節點就是“信息高鐵站”,包括高通量算力中心和基于該中心的服務本地數字經濟建設的研發力量,為城市提供高能效算力引擎和智能應用部署服務平臺,也是推進城市高科技信息產業集聚的重要樞紐。
據紅旗區委書記劉宏鋒介紹,“信息高鐵新鄉站”于2021年底由新鄉市紅旗區與中科睿芯集團共同推進,按照“1+3+N”的模式進行建設。“1”指以1個自主可控的高通量算力平臺為核心底座,“3”指巨災應急、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3個核心應用示范,“N”指的是在智慧園區、數字政務等N個領域的科技研發和應用創新。
目前,“信息高鐵新鄉站”已建成有200個計算與存儲節點的高通量計算中心,總存儲容量達2PB,不僅能完全發揮“信息高鐵站”的作用,還將有效帶動新鄉市信息技術產業及人才發展,成為推進新鄉高科技信息產業聚集的重要樞紐。
據介紹,“信息高鐵新鄉站”還將從系統硬件、系統軟件、應用平臺、應用算法等多方面,布局涵蓋云、網、邊等多個層次的科技產品,為全省企業提供新型的計算服務,計劃用3年時間成為河南智能計算“領跑者”。
責編:王時丹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