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嶺為國家尋找珍貴鈾礦,勘查礦產足跡遍布崇山峻嶺……近日,記者從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了解到,該局二九三大隊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與鈾礦地質、礦產勘查、地災防治、地質實驗等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打造地質 " 紅色陣地 ",為廣東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資料圖片)
保障能源資源安全
打造鈾礦地質 " 紅色陣地 "
在粵北蒼茫的崇山峻嶺間,馳騁著核二九三大隊地勘一院這組地質尖兵。他們不畏山高坡陡,不畏酷暑寒冬,積極開展地質科研,系統總結礦田成礦規律。地勘一院先后完成國家級、省部級鈾礦地質勘查項目近 50 余項,取得豐碩的鈾礦勘查成果。
翻開歷史畫卷,創造不朽功勛。在粵北下莊這片紅色土地上,核二九三大隊老一輩地質人用青春和熱血創造了無數的豐功偉績,他們不畏艱難、敢為人先、甘于奉獻、勇于勝利,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光榮之路。
賡續紅色血脈,地勘一院緊緊依托粵北下莊紅色歷史資源,充分利用鈾礦軍工特色,推動黨建工作與地質科研融合發展,打造集愛國主義、紅色文化、地質科考為一體的下莊基地,創設了 " 一支部一特色 " 全局示范型黨支部。下莊基地成功納入國家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平臺管理系列,被命名為 " 自然資源部華南花崗巖型鈾礦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地勘一院地質隊員開展地表踏勘工作
精準對接國家戰略
豎起礦產勘查 " 紅色路標 "
黨的十八大以來,核二九三大隊主動承接商務部援外技術培訓,積極落實西部找礦戰略行動,涌現了一批以地勘三院支部書記徐志添為代表的年輕地質人甘于奉獻、勇于戰斗、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先進地質工作者。
據了解,在勘查鈾礦時,很多工作區位于海拔 3200 米以上的戈壁山脊,徐志添用繩子綁住自己的腰,領著隊員們一邊氣喘吁吁攀爬前進,一邊仔細觀察記錄,盡量多地收集野外第一手資料。在工作區扎營,徐志添由于高原反應頭痛得像針扎一樣,但他始終咬緊牙關堅持奮戰,夜晚頭痛難以入睡時,他就斜靠著床沿閉目養神,天一亮,依然帶隊投入普查工作。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2015 年以來,徐志添帶領團隊在多個國家主持完成 7 期礦產資源開發技術援外培訓班,受援國學員共計 300 余人次,開創了全國地質隊境外礦產類援外培訓先河,展示了我國地質技術水平,為國家贏得良好聲譽。
地勘三院地質隊員落實西部找礦戰略行動
堅守應急搶險一線
筑牢地質災害防治 " 紅色堤壩 "
5 月下旬我省入汛以來,核二九三大隊迅速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積極對接地方需求,派出地質隊員尤其是青年黨員進駐鄉鎮一線,開展地質災害 " 三查 " 及應急搶險工作,以最快的速度筑牢防汛減災 " 紅色堤壩 ",全力以赴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因持續 " 龍舟水 " 強降雨,廣州市全域提升為暴雨紅色預警,花都北部山區洪澇和地災形勢嚴峻,區域內涉險人員約 200 余人需緊急避險。放環評中心支部書記周連立即組織 10 名技術人員冒著傾盆大雨趕赴現場,開展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和群眾疏散轉移,搶險工作持續至第二天凌晨 2 時才結束。
然而,此時花都區應急局一通急促的電話又打了進來,周連一行顧不上喘氣喝水,就馬不停蹄趕往區應急指揮中心參加救災會商研判。會商結束已是凌晨 4 點多,周連顧不上休息直接返回辦公室,在水龍頭下簡單洗漱后,又開始安排新一天的巡查任務。這樣高強度工作,周連和他的團隊每年都要持續奮戰到 " 龍舟水 " 汛期結束。
核二九三大隊承接的陸河縣生活垃圾處理場項目也因強降雨極端天氣影響,造成堆填及調節池水位嚴重超出警戒線,壩體滲漏嚴重并存在垮塌危險,一旦發生事故,將會引發嚴重公共衛生事件,情況十分危急。
危難時刻見擔當。地災防治中心主任周攀峰接到災情電話后,火速召集應急搶險人員,冒著暴雨驅車奔赴現場,一行四人邊趕路邊商討解決方案。當他們趕到現場時,堆填池壩體失穩已非常嚴重,周攀峰一邊大聲指揮著現場人員灌注作業,一邊急忙拿起鐵鏟裝土填沙,扛著沙土麻袋迅速爬上滲漏點封堵……經過 4 個晝夜不間斷灌注和封堵,壩體險情成功解除。這次搶險獲得陸河縣政府高度認可,并獲 " 施工技術精湛,應急搶險先鋒 " 錦旗。
地災防治隊員正在隱患險情點進行詳細踏勘
肩負生態環境治理重任
彰顯南粵地質巾幗 " 紅色風采 "
核二九三大隊積極踐行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生態文明發展理念,通過組建分析測試中心,承擔生態環境治理領域特別是水、氣、土壤污染分析檢測工作,助力地方生態文明建設。
自分析測試中心運作以來,隨著資質升級實驗檢測領域逐步擴大,中心支部書記王娥常常帶頭加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著團隊每名成員,嚴格要求每個步驟,精確完成實驗數據處理和報告編撰工作。有時加班太晚,她們就干脆各自靠著辦公椅子小睡,第二天又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中。
數據顯示,分析測試中心的女性職工超過六成,她們每一個人為工作都作出犧牲,有的把兒女送到父母家中撫養,有的家人生病住院靠親戚忙里忙外。面對家人,她們有愧而無悔,在崗位上展示出廣東地質女職工巾幗不讓須眉的實干風采。
記者向該中心王娥了解情況:" 在實驗室這樣苦干實干,為了什么?是什么讓你支撐下去?" 她說:" 我的成長是黨組織培養的,唯有付出努力和汗水,才不負組織、不負自己!"
分析測試中心的女性職工超過六成,她們每一個人為工作都作出犧牲,有的把兒女送到父母家中撫養,有的家人生病住院靠親戚忙里忙外。面對家人,她們有愧而無悔,在崗位上展示出廣東地質女職工巾幗不讓須眉的實干風采。
分析測試中心檢測人員正在進行水質檢測
踐行人民至上理念
構建疫情防控 " 紅色屏障 "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核二九三大隊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組建志愿者服務隊、黨員抗疫先鋒隊、巾幗服務隊,先后 20 余次參與白云機場志愿服務、新冠疫苗接種和大規模核酸采樣等志愿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地方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核二九三大隊迅速響應廣州征集 " 大聲公 " 擴音器捐贈活動,第一時間聯系外地供應商。黨群辦副主任廖健以 " 我要上、我敢上、我能上 " 的勁頭,與黨員穆光麟驅車前往 150 公里外的深圳倉庫取貨。他們顧不上吃午飯晚飯,來回奔忙 10 余小時,將 200 件擴音器順利派送到多個接收點。廖健說:" 相比于奮斗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我們只是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哪怕是穗康碼變成‘黃碼’,我們也要跑這一趟 "。
疫情期間,19 個小時內要完成轄區內全員核酸檢測。為支持各檢測點通宵作業,黨員程翀選擇在晚上孩子睡覺后從晚 23 點開始,堅守在體育中心檢測點,凌晨 4 點 30 分,在完成最后一名受檢人員核酸取樣后才匆匆趕回家。黨員黃文婭完成核酸采樣點支援任務后,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辦公室,簡單洗漱后在椅子上小憩一會,天亮后又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中。黨員林佳妮安排好工作和家庭,每次居委征集志愿者,她都主動報名參與并出色完成任務。核二九三大隊廣大黨員職工舍小家為大家,關鍵時刻豁得出、頂得上、靠得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展現出廣東地質系統黨員職工熱情善良、樂于助人的良好風尚。
核二九三大隊黨員先鋒隊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通訊員 林樹群)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