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我,溫暖你》正式開啟職場 part,大家最期待的 " 破鏡重圓 " 也緩緩上線了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李峋玩推拉依舊是把好手,朱韻特地給買的早餐,他毅然決然扔進垃圾桶。
等下班,朱韻一走,這小子嘴一癟,然后開始撿垃圾吃 ……
記得上一個口是心非的死傲嬌還是何以琛,他揚言," 趙默笙,你憑什么認為我會要一個離過婚的女人?" 然后第二天打電話喊趙默笙帶著戶口本下樓結婚。
我說,天塌下來有李峋跟何以琛的嘴頂著。好巧不巧,這倆橋段還是同一個導演拍的,劉俊杰。
劉導也很會玩,整了一出夢幻聯(lián)動,方舒苗畢業(yè)后沒從事計算機行業(yè),而是去當了律師,進的還是 " 袁向何 " 律所,i 何以笙簫默的 DNA 秒動。
七年前,癡迷何以琛趙默笙的極限拉扯,七年后,看李峋朱韻搞曖昧磕得魂飛魄散,悟了,這輩子追劇取向是被劉俊杰給拿捏了。
很少人追劇會關注導演是誰,如果稍微留意,會發(fā)現(xiàn)內地主流影視劇的導演隊伍其實并沒想象中龐大。尤其觀察近十年來的爆款言情類作品,導演不外乎就內幾位。不知道算不算一項冷知識,這幫人里,港臺導演可以說是聲勢浩大。
1.
劉俊杰這個名字你不一定熟悉,但他導過的作品,沒看過也必定聽過——《薰衣草》《MVP 情人》《王子變青蛙》《愛情魔法師》《斗牛要不要》……
作為爆款制造機,劉俊杰一直有 " 臺灣偶像劇之父 " 之稱,地位不亞于 " 偶像劇教母 " 柴智屏。
不過跟柴智屏不同的是,劉導屬于大器晚成。
實際他十幾歲就入了行,最開始擔任助理場記,到二十出頭才有機會參與導演工作。早期他是拍古裝的,直到 45 歲有電視臺找到他執(zhí)導《薰衣草》,劉俊杰才算正式踏入現(xiàn)代偶像劇的圈子。
通過《薰衣草》,劉俊杰開發(fā)了獨屬于自己的浪漫夢幻的鏡頭語言和拍攝手法,這套模式在他之后的臺偶作品中百試百靈,不僅劇火,還捧紅了初出茅廬的許紹洋、張韶涵、陳喬恩、明道等新人。
如果以臺偶最后的巔峰《我可能不會愛你》為節(jié)點,劉俊杰算是第一批來大陸發(fā)展的臺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趕早又趕巧,他火速在兩年之內接下《杉杉來了》《何以笙簫默》,誰也沒想到兩部現(xiàn)偶均實現(xiàn)了演員、導演、原 IP 作者的三維度飛升。(要知道內地影視市場更容易爆古偶)
某種程度上講,這兩部作品算是現(xiàn)言 IP 改編影視劇界的標桿。
《杉杉來了》原著最大的特點就是甜甜甜,滿足一切少女心,核心終究是 " 霸道總裁愛上我 ",很容易拍得落入俗套,而劇版在編劇和劉俊杰的共同創(chuàng)作下不僅摒棄了 " 浮夸風 ",也將男女主逐漸靠近的戰(zhàn)線拉長,用大量細節(jié)描摹二人相愛的過程,讓愛情發(fā)生得自然而然,加之整部劇的服裝、打光都走溫暖系,《杉杉來了》最終呈現(xiàn)出一種浪漫、可愛、清新、治愈的基調。
《何以笙簫默》至今都是許多人心中的國產(chǎn)現(xiàn)偶 TOP,除了演員的演繹,劉俊杰的拍攝風格也給劇粉留下深刻印象。
因為原著壓根不是夢幻甜寵,反而有股淡淡的憂傷和真實的痛感,所以能看到整部劇的濾鏡都是略帶灰度的,光影多是自然光,有現(xiàn)實的顆粒感,此外,劉導還大量采用了中景,鏡頭靜靜注視人物運動來呈現(xiàn)主角情感的 " 留白 " 之處,整體氛圍既傷感又有一種文藝范兒。
因為這部劇,劉俊杰被觀眾蓋章最會拍 " 破鏡重圓 " 的導演,相似的敘事手法和鏡頭語言在今年年初上線的《今生有你》和現(xiàn)在這部《點燃我,溫暖你》中都能看到。
不難看出,劉俊杰的口碑之作,最顯著的特點是煙火氣濃厚。
劉俊杰來內地后直接在上海定居了下來,養(yǎng)狗、和鄰居聊天,逛弄堂," 我知道哪里的小菜和面很好吃,我知道哪里可以買到什么,那我拍戲的時候就完全不一樣。"
日常感,是他在拍攝中很追求的東西,比如《今生有你》里,李小冉飾演的單親媽媽談靜,家里遭遇變故,生活窘迫,劉俊杰要求服裝組不找大牌,找普通的起了球的衣服、談靜常去的水果攤也十分接地氣。
用劉俊杰自己的話講," 拍偶像劇,美感是必須的,但你要從真實生活中提煉那個美感,而不是從人為的美術置景里面去找生活的煙火味。"
在劉俊杰的鏡頭下,演員相對來說也有更自然的演繹。這主要源于他獨特的拍攝方式,他一般會圍繞拍攝地點,設置 5-6 個攝像機同時拍,并且會盡量選擇把鏡頭和燈光安排在演員感受不到的地方,制造沉浸氛圍。有時他還會用小攝像機捕捉演員在表演時的一些小動作," 抓拍到的才是最真實的,你讓他們停下來重新做,往往就不是那個感覺了。"
這一特點,觀眾最近在《點燃我,溫暖你》里感受很深,尤其播到陳飛宇張婧儀的親密戲,彈幕都在刷以為自己在看紀錄片,事實上很多鏡頭都是導演 " 偷拍 " 的成果。
比起其他常規(guī)的、走造夢路線的現(xiàn)偶,劉俊杰更偏愛生活化的溫情表達,別的劇是一支冰淇淋,他的劇是一杯熱熱的蜂蜜柚子茶。
2.
如果說看現(xiàn)偶,觀眾總是反復被劉俊杰拿捏,來到古偶,一個林玉芬,基本能喚醒大部分人的難忘追劇史。
《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步步驚心》《宸汐緣》《醉玲瓏》…… 林玉芬可以說是在內地靠一部又一部爆款建立起了自己的古偶王國。
雖然林玉芬在香港出身成長,但她其實 23 歲就離開了家鄉(xiāng)只身前往北京求學,她的目標很堅定,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專業(yè)。從旁聽生到正式考入中戲進行系統(tǒng)學習,林玉芬在北京待了足足五年。
林玉芬第一個工作單位是 TVB,那時她接觸的項目多是刑偵題材,其中《刑事偵緝檔案 2》《刑事偵緝檔案 3》應該是很多 i 港劇 er 的心頭愛。不過畢竟是男性導演主導的市場,在 TVB 任職期間,林玉芬并沒得到太多機會,一直到 90 年代末,在港劇日漸沒落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刺激下,林玉芬又決定重新 " 北上 ",在恩師李國立的助推下進入古偶領域。
李國立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同樣是香港導演,他早早就敏銳嗅到內地古裝劇的廣大市場,未到而立之年便同友人創(chuàng)立了唐人影視。林玉芬在李的培養(yǎng)下參與過太多經(jīng)典名作,《聊齋奇女子》《仙劍奇?zhèn)b傳三》《步步驚心》…… 在唐人近十年的經(jīng)驗為之后成為 " 古偶金牌導演 " 打下了堅實基礎。
林玉芬在古偶這條路上屬于厚積薄發(fā),之前都算參與執(zhí)導,直到 2015 年一部《花千骨》,林玉芬擁有了高度掌控權。作為內娛第一部 IP 改編仙俠劇,林玉芬決定主動給自己找找麻煩。為了最大程度還原小說里超凡脫俗、浪漫唯美的意境,林玉芬和團隊花費數(shù)月在廣西、浙江一些景區(qū)進行選址、布景和搭建場地,大量的實景拍攝讓仙俠劇更具質感。
除了成為了 " 仙俠師徒戀 " 的鼻祖,《花千骨》最具標志性的記憶一定是她的服裝了。
林玉芬旨在刻畫原著氣質里的仙氣、淡雅、和唯美,跟造型師奚仲文決定整體妝造走清淡簡約風,女主角花千骨通常是冷色系襦裙搭配白色外杉,男主角白子畫幾乎是對襟大袖白長袍走遍天下。難得一見的純凈款在彼時的古裝劇市場顯得清新又脫俗,很受年輕人歡迎。
這股性冷淡風在林玉芬第二部高峰之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運用得更為極致,劇中 130 個角色的 1400 套服裝,大面積出現(xiàn)了低飽和度色彩 + 極致簡約風 + 輕薄透明的紗質面料。
林玉芬團隊開發(fā)的簡約審美在早年間還是深受觀眾認可的,卻沒想到不久之后,由楊冪解鎖的純白素衣美貌新姿勢幾乎成為一個女主妝造模板。發(fā)展到今日,仙俠劇已經(jīng)開啟了集體性冷淡風,管你是仙官、仙君,還是下神、上神、尊神,都穿得一模一樣," 白色 " 一旦濫用,觀眾不免吐槽一句沒有仙氣,只有死氣。
林玉芬最后一部頗具討論度的作品是《宸汐緣》,剛開播時,倪妮、張震的妝造雙雙被嘲,但因為林玉芬在劇中加入了大量 " 喜劇 " 元素,成功地消解了觀眾對演員的偏見,屬于低開高走。
3.
劉俊杰和林玉芬只能算是臺灣導演和香港導演 " 北上 " 的兩個縮影。
內娛偶像、言情領域一向是臺灣導演的表演舞臺,劉俊杰早年間長期合作的搭檔陳銘章也在這個范疇,他曾經(jīng)制作出了《放羊的星星》《命中注定我愛你》《醉后決定愛上你》幾部收視率爆棚的臺偶。
讓陳銘章在大陸名聲蜚起的是 2016 年大熱的《遇見王瀝川》。老實講,原著也是一個霸總愛上女大學生的俗套故事,不過在高適配選角、主演精準的演繹、以及導演細膩的鏡頭語言之下,這部劇拿下了 8.9 的高分。
陳銘章素來擅長用自然光影來營造唯美、浪漫氛圍,劇中無論是深秋還是寒冬,都給人一種淡然疏朗的調調,又美又憂愁,很是貼合原著從始至終的 Be 味兒。
拍出經(jīng)典臺偶《斗魚》《就想賴著你》的柯翰辰,來內地也誕生過《十五年等待候鳥》這樣的高分之作。
劉俊杰、陳銘章、柯翰辰代表的是臺灣老一輩導演的純愛系拍攝風格,新一代來大陸發(fā)展的知名臺灣導演陳正道則完全是另一個路子,他的影像風格更現(xiàn)代,畫面華麗又清新。雖然陳拍電影居多,但頭一次拍攝內地偶像劇《結愛 · 千歲大人的初戀》就收獲了人氣與口碑。
去年的《愛很美味》完全不純愛,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都市題材樣本,對當下都市年輕人在職業(yè)、情感上的追求有很真切的表達,它的情感內核不是那種百轉千回跌跌撞撞非你不可,而是呈現(xiàn)了年輕人更豐富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更多元的價值觀念。
臺灣偶像劇相較大陸發(fā)展更悠久,臺灣導演在言情劇的拍法上更成熟,充足的經(jīng)驗也幫助他們在內地影視劇主流市場迅速站穩(wěn)腳跟。
玄幻、仙俠等古偶題材,則是香港導演占據(jù)半壁江山。除了林玉芬,還有大量的香港男性導演在這個領域分得了一杯羹,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朱銳斌,早期的他拍了眾多耳熟能詳?shù)默F(xiàn)代偶像劇集,《縱橫天下》《武十郎》《A 計劃》,后期通過《班淑傳奇》《誅仙 · 青云志》向古偶轉移,近幾年憑借《香蜜沉沉燼如霜》《長歌行》《與君初相識》,朱銳斌也形成了個人風格強烈的 " 大虐戲 " 路線。
還有《美人心計》《怪俠一枝梅》《追魚傳奇》《楚喬傳》《有蜚》出自香港導演吳錦源之手;《活色生香》《山河令》是成志超導演在內地的代表作;《陳情令》由鄭偉文、陳家霖兩位香港導演聯(lián)合執(zhí)導 ……
" 聯(lián)合執(zhí)導 " 是個關鍵詞,無論是臺灣還是香港,他們的電視劇生產(chǎn)模式通常都是多導演制,即一名監(jiān)制,搭配四到六個導演加上多個助理編導共同合作。監(jiān)制抓題材、創(chuàng)意和大方向,導演負責生產(chǎn),各個部門拼湊成專業(yè)流水線,短時間就可以完成一部作品。比起內地的 " 總導演中心制 ",這樣的模式顯然更高效,也更利于商業(yè)化。
可以說,內地電視劇的市場化、產(chǎn)業(yè)化離不開這波港臺導演的推波助瀾。
只是在如今影視行業(yè)各項題材井噴的年代,港臺導演們若非能推陳出新,很容易陷入創(chuàng)作模式化的困局,更何況內地現(xiàn)在也不乏優(yōu)秀的偶像劇導演,今年大火的《夢華錄》《星漢燦爛》《蒼蘭訣》不僅是內地導演拍的,并且?guī)撞縿牧⒁獾綄徝蓝季哂幸欢ǖ男路f性。
當然了,明年的待播古偶里,香港導演依然占據(jù)著大盤,林玉芬有宋祖兒、任嘉倫主演的《無憂渡》、成志超有迪麗熱巴、龔俊主演的《安樂傳》、朱銳斌有白鹿、張凌赫主演的《寧安如夢》以及陳星旭、李蘭迪主演的《星落凝成糖》……
能不能火,那就等觀眾的考驗啰!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