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女性平均月薪 8689 元。"
"2023 年一線及新一線職場女性平均月薪為 18903 元。"
上面的數據,你 " 被平均 " 了嗎?近日,一些招聘平臺發布統計數據,引發網友群體性焦慮—— " 對不起,又給國家拖后腿了。"
(資料圖)
部分眼尖的網友,將數據虛高的矛頭指向 " 平均月薪 "。的確,平均月薪幾乎總是最不受待見、最受爭議的數據。正如許多人調侃的,把月薪 3000 元的打工族和馬斯克的月薪平均起來沒任何意義。統計數據中,更代表普遍水平的是中位數,而非平均數。
不過,數據不符合實際,不能全怪平均數這種計算方式。如果對比官方公布的平均數據,就能清晰看出,招聘平臺的平均數據本身多么不靠譜。
智聯招聘發布的《2023 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中,2023 年女性平均月薪 8689 元,男性平均月薪 9942 元。
拉勾招聘發布的《一線及新一線城市職場女性洞察報告》中,2023 年一線及新一線職場女性平均月薪為 18903 元,男性平均月薪為 22371 元。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 2021 年平均工資數據,2021 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 106837 元,2021 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 62884 元。這個平均數據,遠低于招聘平臺發布的平均數據。
顯然,招聘平臺發布的統計數據高得離譜,不僅是 " 平均 " 的問題,而是它的統計樣本和統計數量,決定了統計結果從來不代表普羅大眾。
以拉勾招聘的數據為例。報告顯示,它的數據采集樣本來自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和杭州、成都、武漢、南京、蘇州五個新一線城市。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此次數據的樣本以拉勾招聘用戶為主,學歷 81% 均為本科及碩士,僅有不到 20% 為大專及以下,且在工作年限方面,80% 的用戶擁有 2 年以上的互聯網工作經驗,因此整體薪資水平較高。拉勾招聘還公布,數據采取抽樣調研的方式,樣本量是 8437 份,有效數據是 2583 份。
特定群體、少量樣本,得出的結論并不符合大眾觀感,也就不足為奇。
智聯招聘的 " 女性平均月薪 8689 元 " 結論依據從何而來,沒有披露。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樣本量是否合理,同樣存疑。
這些關鍵信息在傳播過程中被忽視,或者被刻意隱藏了,結果引發不必要的焦慮,給人 " 自己混得太差 " 的錯覺。
作為數據發布方,清楚明白這些數據的局限性。或許也是這種局限性,正中他們下懷。因為數據背后關聯著平臺利益和商業訴求,目的是吸引更多企業或求職者入駐。它本質是一種平臺的宣傳,只不過以看似客觀的 " 調研數據 " 包裝呈現出來。既然是 " 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薪酬數據自然越高越好,它的潛臺詞仍然是——我們這里有高薪職位,快來看。
因此,對于招聘平臺統計數據,用一句過時的話," 認真你就輸了 "。怪不得有專家看不下去,呼吁平臺所發布的統計數據應當保證樣本的數量夠大,發布應恪守專業,做到客觀公正,避免以偏概全。
只是,這次他們能聽見嗎?
撰文 | 柴歸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