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3月31日對國內天文學家和國際合作者發布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的數據集DR10(v1.0版本),該數據集包含光譜總數達2229萬余條,是目前國際上其他巡天望遠鏡發布光譜數之和的2.9倍。郭守敬望遠鏡成為世界上首個發布光譜數突破兩千萬條的巡天項目。
此次發布的DR10數據集是郭守敬望遠鏡于2011年10月至2022年6月觀測獲取的光譜數據,其中包含5923個低分辨率觀測天區,1951個中分辨率觀測天區。發布的2229萬條光譜數據包括1181萬條低分辨率光譜,1048萬條中分辨率光譜,中、低分辨率光譜均突破千萬。此外,DR10發布數據中還包括一個約961萬組的恒星光譜參數星表。LAMOST發布光譜數和恒星參數星表數量,連續十年穩居國際第一。
2009年,驗收專家們在項目驗收時曾指出LAMOST是中國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的典范,它將使人類觀測天體光譜的數目提高一個數量級至千萬量級,使中國在該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2019年,LAMOST成為全球首個發布光譜總數超1000萬的巡天項目。四年時間,LAMOST獲取的光譜數量再翻一倍。如今,LAMOST已經獲取了兩千萬量級的光譜數據。在過去十年間,LAMOST開啟并引領了國際大規模光譜巡天之路,成為國際上大型光學望遠鏡的經典之作。
截至目前,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比利時、丹麥等國家和地區的194所科研機構和大學的1385位用戶正在利用LAMOST數據開展研究工作,已發表高質量論文1200余篇,引用13000余次。近兩年的科研產出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態勢,LAMOST年均發表論文超過200篇,其中國外天文學家發表的科學論文占40%以上,彰顯了LAMOST數據的國際影響力。LAMOST的科學產出已步入國際大型(6-10米)天文望遠鏡的先進行列。預計LAMOST第二期光譜巡天任務將于2023年6月結束,第三期光譜巡天計劃于2023年9月開啟。
(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