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板塊的概念,開始于游資,眼下成為機構投資的一個重要思路。其中量化基金最后一段助漲助跌,加大波動。
由于機構主導的主流板塊,所以板塊聯動與核心標的也與以前不同。
寫得有點亂,歡迎大家補充感受和觀點。
(資料圖片)
一、2013-2015
我第一次聽說主流板塊是 2013 年,成都雷立剛提出中線持有主流板塊的思路,持有傳媒游戲股取得 1 年 10 倍。
2012 年時,有個股友在盛大游戲上班,我就問他掌趣科技,他沒有任何興趣。
當時的主流板塊,還側重于題材和熱點。主流板塊龍頭,一般是小市值題材股。通過漲停板的數量,很容易判斷。所以,當時游戲的龍頭是中青寶,而不是業務上更強的掌趣科技。
2013 年,上海自貿區,上港集團的換手 11 連板,對于主流板塊有極深遠的影響。
2011 年前,宏觀研究處于絕對重要的地位。而 2012 年 -2018 年,策略研究變得更重要。宏觀與股市之間,有個策略映射的問題。
2003 年是價值投資元年。2012 年,是成長股投資元年。成長股投資是價值投資的更高層次,或者說價值投資的真正含義就是企業未來的成長性。
2013-2015 年,成長股投資,游資主導的主流板塊,兩股主要力量對牛市起作用。
2016-2018,外資主導的行業龍頭,二八行情,或者一九行情。
二、2019-2022
2019 年后,景氣度投資,可以說成長股投資的升級版。機構參與行業龍頭,游資參與同板塊中的小市值題材股,各得其所。
主流板塊就景氣度最高的新能源等。
基民不斷入市,主動型公募基金規模增加,2020 年底達到極致,行情終結于 2021 年 2 月。
量化基金已經很強,但是流動性尚好,未對市場產生明顯的負面效果。我從 2022 年起,就明顯發現市場流動性不足。
三、2023 年起
萬億成交量中,量化基金占比很大。
漲停板選手,低吸選手,基本上都很難持續盈利。漲停板數量很少。
這次的主流板塊,結合了前兩輪的特點。AI 是產業趨勢,景氣度無法證偽,短期又無法體現業績,但也不是純題材。
市場龍頭基本上是行業龍頭,或者機構研報推薦的具有預期差和細分龍頭。
純粹游資打造的市場龍頭,基本對板塊影響很小,不能帶動整個板板。
我有幾個朋友,看對了板塊,并沒有盈利,因為他都選了底部,邊緣化的,沒有研報的游戲股。他覺得會補漲。結果是確實漲了些,但跑不贏游戲 ETF,跌的時候就回到原位。
萬億成交量,我明顯覺得流動性太差了。量化基金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我覺得值得思考,我還沒理清。
估計經過 2017-2022 年的行情,沒有轉變思路的普通投資者,退出市場的越來越多。機構主導 A 股已經不可逆轉。只不過,A 股的機構投資思路,與海外的投資理念還有區別。
四、總結
1、只參與行業龍頭,或者機構研報覆蓋的避不開的核心標的。眼下業績可以不好,但主業在向好。
2、打板,低吸,這些方法有效性降低。我認為應該做主流趨勢,或者成長股投資。
3、一定要專注,放棄很多空間不大的機會。
4、要發揮優勢,有自己的原則與標準。和朋友討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或錨。
a、基本面與估值,X 兄的標準。
b、我是趨勢與板塊熱點,還有機會成本是錨。如炒股養家說," 永不止盈,永不止損 "。
c、如果是以股價為錨,就有止盈與止損的概念。
/xz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