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 " 化工圍江 " 的片區,如今水清岸綠。5 月 20 日,"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常州濱江開發區。現代快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常州做好產業開展長江大保護,推動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生態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等領域成效初顯、亮點紛呈。
(資料圖)
△美麗的沿江岸線
曾經,31 家化工企業密集坐落在長江常州段沿岸,每家企業到江岸線的距離,都在 1 公里之內,甚至還有企業緊挨江堤,當地居民飽受環境污染之苦。為破解 " 化工圍江 " 頑疾,常州全面部署推進長江大保護專項行動,系統推進 " 停、轉、拆、綠、提 " 五大行動,統籌推進沿江生態修復和產業轉型升級。
江蘇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原來生產化學農藥,污染嚴重,成為第一家被拆除企業。如今,該公司原址上已建成一座嶄新的展示館——長江大保護展示館。館里展示了長江沿岸在化工企業被拆除前后的對比畫面,記錄了常州沿江生態從 " 生態繡帶 " 到 " 生態秀帶 " 的華麗轉身。
△長江大保護展示館
據介紹,2020 年以來,常州濱江已安全拆除化工企業 45 家,實現沿江 1 公里范圍內低質低效化工生產企業全部 " 清零 "。沿江岸線 5 公里生態廊道建成,生態復綠累計超 3300 畝,生態岸線躍升至 80.6%,位列全省第一。
化工企業減量之后,產業結構怎么調?對此,常州在做好 " 企業騰退、低端產能 " 減法的同時,做好 " 高端產業、綠色產業 " 的加法,突出新材料、新醫藥兩條主線,逐步構建以中簡科技、新創碳谷等為代表的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2022 年新材料產業產值達 573.3 億元,同比增長 26.8%,新醫藥產業產值達 175.2 億元,同比增長 152.1%,實現了 " 生態格局 " 重塑和 " 生活空間 " 的優化。
騰退化工企業的同時,常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 " 六穩六保 " 任務,有力有序有效做好轉型升級企業穩崗擴崗和沿江低質低效騰退企業員工再就業工作。居住在長江邊的漁民在長江 " 禁漁 " 之后,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社保,熟悉長江水情漁情、熟稔船艇駕駛的退捕漁民通過優先遴選還成為 " 長江大保護 " 的志愿者,守護這一片長江碧水。
△美麗的沿江岸線
" 還長江水清岸綠,濱開區各項經濟指標卻不降反升。" 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趙文君介紹說,2022 年,濱江經濟開發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 430.35 億元,同比增長 4.3%;完成工業總產值 1055 億元,同比增長 15.9%;完成工業銷售總量 1053 億元,同比增長 18.3%;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5.5 億元,同比增長 25%,成功邁入 " 千億園區 "。在這些亮眼數據的加持下,濱江經濟開發區實現了省級經濟開發區中排名的大幅躍升,當前排名已上升至第 24 位,較 2020 年排名上升 25 位,創歷史最佳,生態紅利源源不斷轉變為發展紅利,為江蘇乃至長三角發展注入源源不斷地發展動力。(常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現代快報 + 記者 葛小林 劉偉娟 / 文 鄒嘉臣 / 攝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