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牙齒缺失患者選擇種植牙作為牙齒修復方案。與傳統假牙相比,種植牙可以與自己的天然牙媲美,咀嚼、發音功能更好,美觀、舒適度更高,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最佳的一種缺牙修復方法。
種植牙最長使用壽命的世界紀錄由一名瑞典人保持,他在 1967 年接受了全口種植牙手術,至今已使用 56 年。那么,這是否意味著種植牙一定可以使用一輩子呢?其實,現實中有的患者種植后很短時間就出現了種植牙發炎、折裂、脫落等情況。這樣糟糕的結果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導致的,這一結果既可能與醫療有關,也可能與患者的使用、維護非常相關。今天就這一大眾關心的種植牙壽命與維護問題,與讀者詳細說說。
種植牙與天然牙有何不同?
(資料圖片)
種植牙由埋在骨頭里的種植體、上面的牙冠、以及連接種植體和牙冠之間的基臺三部分組成。經常采用的治療步驟是將種植體先植入牙槽骨內,待其與牙槽骨長到一起后,再安裝基臺、制作牙冠。具體的流程與周期長度因患者的骨頭和牙齦的質、量情況、最佳治療方案的抉擇、患者的主觀意愿等因素綜合決定。
相比于傳統的固定義齒,種植牙不需要磨除兩側健康的天然牙;也沒有活動義齒的基托與卡環,減少了異物感;咀嚼功能更強,讓發音更清晰。此外,美觀上,種植牙也可能優于傳統義齒。
那么,種植牙與天然牙有何不同?
雖然種植牙在外觀上與天然牙十分接近,功能上也往往優于傳統義齒,但因材質、組織解剖的局限,還是無法完全取代天然牙。與天然牙相比,種植牙的不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材料。種植體和基臺通常由鈦合金、氧化鋯等生物相容性非常好的材質制成,在受到巨大外力或過度使用時,會產生疲勞,進而出現種植體、基臺折斷、松動等情況。
第二,與骨的結合方式。天然牙與牙槽骨靠牙周膜連接,具有一定的緩沖空間。而種植牙直接與牙槽骨發生骨結合,缺少緩沖,其牢固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種植體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牙槽骨的成骨情況、剩余可用骨量骨質等等。如果發生種植體周圍炎癥、創傷、骨質疏松、過大咬合力等原因,可能發生牙槽骨吸收,進而種植體發生松動、脫落。
第三,抗感染能力。在口腔衛生狀況不好或周圍組織不健康的情況下,種植牙比天然牙更容易發炎,而且發炎之后更不容易得到有效控制。
種植牙松動了怎么辦?
種植牙的松動可能發生在牙冠、基臺、種植體多個部位,患者如發現松動,需要盡快到醫院就診,由醫生確定松動的部位、原因,再進行相應處理。
第一,牙冠松動。需要將松動的牙冠取下,去除導致松動等原因,清潔后再重新安裝。
第二,基臺松動。一般是由于連接基臺與種植體的螺絲松解所導致,解除松動原因后,再重新安裝。
第三,種植體松動。需要根據種植體松動的程度及原因,選擇相應干預措施。
正確維護是種植牙長期穩定的保證
很多患者認為種植牙做好后便能胡吃海喝、終身使用了。其實,跟天然牙相比,種植牙除了不會發生蟲牙外,其他天然牙有的問題,種植牙都可能發生,例如折裂、發炎、脫落等。如果造成牙齒缺損或缺失的根源沒有糾正,那么種植牙同樣存在損壞的極大風險。
保持良好的生活、口腔衛生習慣對種植牙的長期穩定有重要意義。同時,良好的習慣也能預防、減少其他牙齒的疾病發生。種植牙的維護可以總結為 5 點:
第一,保持口腔清潔。口腔衛生是保持天然牙和種植牙健康的基礎,要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推薦使用 " 巴氏刷牙法 "),堅持早晚刷牙。可以輔以沖牙器、牙線、間隙刷,對牙齒及牙周組織進行全面清潔,避免炎癥的產生。
第二,避免咀嚼過硬食物。硬殼堅果、甘蔗、豬大骨、大閘蟹……都是令人無法抗拒的美食,但對種植牙患者來說,應該盡量避免咬這些過硬的食物。種植牙無法承受過大的咬合力,咀嚼過硬的食物可能造成種植牙的崩瓷、折斷、種植體脫落等問題,導致種植失敗。
第三,戒煙。香煙中的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會對牙周組織產生慢性刺激,影響種植手術的傷口愈合以及牙周組織的修復。此外,煙漬的形成會使牙齒表面變得粗糙,讓牙結石更容易沉積,引發牙齦炎癥。因此,種植牙患者應盡量減少吸煙頻率和數量。
第四,干預夜磨牙等口腔副功能。如果發現自己晚上會磨牙,要及時找到種牙醫生,開展制作夜磨牙墊等干預措施。
第五,定期復診。人的牙槽骨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增長,牙槽骨、種植體周圍的牙齦、咬合高度等都會出現時空伴隨的、動態的吸收與改建,定期復診可以讓醫生及時進行調整或給出進一步治療方案。
眾所周知,天然牙是原裝原配的,是父母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天然牙依然是最好的牙齒,每個人日常要保持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到口腔醫生處檢查,從根源上預防牙列缺損或缺失。在萬不得已、牙齒必須拔除后,可以采用人類的 " 第三副牙齒 " ——種植牙來恢復牙列完整。在正規醫療機構、專業種牙醫生的治療后,一定要關注種植牙的正確、定期維護,要更注重口腔清潔。如果開始服用特殊藥物(抗抑郁藥物、雙膦酸鹽類藥物、胃酸抑制劑等),需要及時尋求種牙醫生的進一步維護方案調整,以實現種植牙的長治久安、長期穩定。
作者:于德棟 章文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第二門診醫生)
圖:視覺中國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