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外交部發布信息稱,中國已與多個航天機構和組織簽署合作協議,實施了形式多樣的合作項目。目前已有瑞士、波蘭、德國、意大利等17個國家的科學實驗項目確定入選中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是歷史上此類項目首次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相對于“單兵突進”,航天領域的“集成突破”有利于太空探索朝著縱深推進,形成合力開拓新空間。目前開展的不同維度的太空國際合作,面臨著來自各種領域的嚴峻挑戰,未來必須在開展務實合作的基礎上,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要以規范性制度為保障。在航天領域,規范性制度是引導世界各國在太空相互尊重,實現太空領域合作共贏的基本制度保障。現行的航天領域制度規范雖然在規范各國空間活動、維護空間秩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不足以有效應對空間碎片、防止太空軍備競賽等問題。所以,中國空間站開放合作,必然是在以聯合國為首的國際組織、國際機構下,深入對話交流,促使各國各盡其職,不斷開創的體系完善、執行嚴格、觀念普及的航天新局面。
要以區域性穩定為前提。近些年,多個亞洲國家的航天技術在接連取得重要突破,隨著各國航天預算的持續增加,國際話語權逐年提升,亞洲已經成為世界航天領域重要的區域。與此同時,亞洲國家間航天實力差距明顯,合作機制互不兼容、合作碎片化、缺少互動等問題也日益凸顯。而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近些年來加大了在亞洲區域的航天力量部署,強化與本區域的航天“武器化”合作,嚴重威脅了亞洲地區的航天領域安全,加劇了航天國際合作的不確定性。中國空間站開放合作,就是要破舊局、開新局,充分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成為國際社會和平利用太空的主要推動力量。
要以多層次合作為基礎。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國情,這決定了不同國家在太空探索的進度與方向上存在差異性。在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始終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幫助貧困人口脫貧等工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卓越貢獻,提供了不少中國方案。進入太空時代以來,中國始終倡導和平地探索太空、開發太空、利用太空,并積極促成和參與太空國際合作。當今全球化進程有所減緩,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不斷巨變,中國空間站開放合作必然是以充分了解、尊重參與國政治制度、發展程度等方面的巨大差異為基礎,增強太空合作的主題多樣性,鼓勵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中小型國家加入太空開發行列,利用航天技術保障各國的健康發展。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