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下個月,2023年度國考筆試即將開考。近期,江蘇、山東等地2023年度公務員省考招錄也已陸續啟動。各地均強調加大對高校應屆畢業生和基層崗位的支持力度,多地還專設崗位面向殘疾人招錄。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事業發展,關鍵在人。某種意義上說,公務員招錄不僅是為公職崗位選賢任能,也在為社會就業構建一套評判標準。公務員招錄釋放出的價值信號,很容易成為企事業單位引才選才的“參考答案”。因此,其示范效應不容小覷。
專門為殘疾人設崗,這是公考的責任、也是良心。說責任,是因為從公共政策來說,這是“師出有名”的常規操作。早在2008年,《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就明確提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要帶頭安置殘疾人。2013年,《關于促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的意見》出臺;2021年,《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出爐……公務員招錄“禮遇”殘疾人,是公權責任的彰顯。說良心,是因為這體現了尊重殘疾人群體,著力為他們提供平等就業機會的原則。不管是高考為殘疾考生“開啟一扇窗”,還是就業創業為殘疾人“打開一道門”,都能夠幫助他們減少發展障礙,打開更多人生可能。
在數量有限的公職崗位中,拿出一部分來為殘疾人“專設”,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轉型之期,這樣的就業機會在供給側更顯寶貴。據教育部統計,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在此語境之下,公務員招錄專門為殘疾人點亮一盞燈,是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題中之義,也是給殘疾人平等公平就業機會的最好證明。
公考專為殘疾人設崗,其示范意義可能要遠遠大于具體的崗位價值。今年,不少地方的招錄要求中,都專門提及了殘疾人群體。比如,江蘇省共設置14個崗位定向招錄省內聽力、肢體殘疾3-4級的殘疾人;山東也強調,設置面向殘疾人定向招錄職位13個;浙江則明確,專設殘疾人招錄職位和部分特殊職位可視情適當降低開考比例,且免收考試費……從長遠來看,地方上這些心系殘疾人群體的試點工作,有助于加強社會對這類特殊群體的關注,為殘疾人創造更多元、更友好的就業環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對于殘疾人群體來說,就業是最實惠、最根本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越是在就業形勢相對嚴峻的時期,越要關愛特殊群體。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在這一系列的職能作為中,殘疾人不能成為被忽略的“少數”。
需要正視的是,這些年來,殘疾人在就業時仍面臨著不少“隱形門檻”,仍然存在就業不夠充分的問題。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近1800萬就業年齡段持證殘疾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城鄉持證殘疾人就業規模為880多萬人。為殘疾人提供更多公平競爭的就業機會,讓他們獲得體面的尊嚴感,還需社會各方的不斷努力。
鄧海建 來源:中國青年報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