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網上不斷流傳著各種“備藥指南”以及產品營銷,隨之而來的便是一波又一波的搶購潮。從N95口罩、退燒藥到血氧儀、制氧機、殺毒神器,再到免疫球蛋白、蒙脫石散、紙尿褲、電解質飲料……這是疫情智商稅,還是有人在借疫情炒作?
從幾百元炒至數千元,免疫球蛋白被搶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網傳一些醫院將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作為新冠重癥用藥之一,隨后,很多網友在社交平臺求藥,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價格水漲船高,原本2.5克一瓶的價格是三四百元,卻被炒至2000多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將靜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納入抗病毒治療,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高危因素、病毒載量較高、病情進展較快的患者。不過,有多位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并非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不是針對新冠患者特異性治療藥物。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是專門的新冠免疫球蛋白,里面含有大量抗新冠的抗體。
北醫三院藥劑科副主任、主任藥師楊毅恒表示,免疫球蛋白不含有抗新冠病毒的抗體,全球新冠診治的各國指南都沒有推薦注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批準的適應癥為原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癥、繼發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為一種處方藥,免疫球蛋白是需要在醫院醫生的指導下開具、使用的。
此外,多位醫生呼吁將它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屬于血液制品,使用不當會帶來不少的副作用,且該藥無法像退燒藥那樣擴大產能,在供不應求的特殊時期,應嚴格控制使用,將它留給真正有需求的患者。
然而在社交平臺和二手平臺上依然能夠看到,求購和掛賣免疫球蛋白的信息。
白肺焦慮引發CT檢查激增,有機構推出“康復體檢套餐”
除了部分人群提前增加免疫力,一些已經感染的人群在逐漸轉陰后,咳嗽、胸悶氣短等癥狀并未消失,還引發了“白肺”“心肌炎”焦慮。恢復階段總擔心病毒已經侵襲了肺部,為圖心安便就醫要求做CT檢查,肺部CT檢查需求暴增,有的醫院出現CT肺部檢查掛不上號、排隊一整天的現象。甚至有人將寵物醫院的CT機也用于人體體檢。就在此時,有公立醫院和體檢機構開始推出新冠康復體檢套餐,包括一般體格檢查、內外科、耳鼻喉、血尿常規檢查、心肌酶、心電圖、胸部CT、肝膽脾胰腎彩超檢查、電解質等檢查項目,因具體包含的項目不同,套餐價格從400元到3000元不等。
有人質疑,在當前情況下推出這種套餐,會不會占用了太多醫療資源。對此,有不少醫生專家呼吁,并非所有“陽康”患者都需要進行肺部CT檢查,激增的CT檢查人數可能會帶來新的醫療資源擠兌風險。有醫生表示,“陽康”之后,如果患者血氧飽和度出現異常,確實感覺到身體不舒適的話,可以前往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但在沒有特殊身體癥狀的情況下,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休養,在當前醫療機構正在集中救治一些重癥的感染人群之下,不必趕著感染高峰進行非必需的體檢。常規的健康體檢,可以錯開目前新冠救治的醫療高峰,但如果原有的基礎病需要體檢復查,可以錯峰正常體檢復查。
繼蒙脫石散后,紙尿褲又成囤積目標
而江蘇一小伙的朋友圈截圖竟讓蒙脫石散脫銷,還登上了新年第一天的熱搜。截圖內容顯示“XBB.1.5毒株在美國登頂,主攻心腦血管和肚子,有條件的請準備蒙脫石散,補鹽液或者電解質飲料、益生菌各種乳酸菌生、諾氟沙星”。
據了解,目前上海所發現的奧密克戎BQ.1和XBB毒株,僅在極少數入境隔離人員中檢出,尚未在社會面上造成本土傳播。而對于XBB.1.5毒株會不會攻擊人的腸道引起腹瀉的問題,醫生和專家也紛紛給出了回應。1月4日,中國疾控中心也發文稱,對于最近受到關注的XBB.1.5進化分支,并沒有證據提示它比其他毒株更容易導致嚴重的腹瀉或胃腸道其他臨床表現。而且醫生科普稱,蒙脫石散、諾氟沙星也不能治療新冠感染造成的腹瀉。
最后就連發布這個朋友圈的人也進行辟謠,稱這只是他自己的猜測,概不負責。不過這個傳言,卻讓很多地方的蒙脫石散、諾氟沙星銷售一空。小文表示,因為自己家里之前有備下的,就只是幫外地朋友買了5盒。然而小容看到熱搜準備購買時卻沒有貨了,“就是想著多少備點,心里不慌,我現在已經備了好多種藥了,基本沒有用到。”她坦言,目前連花清瘟、布洛芬、VC、抗原試劑盒、止咳糖漿、電解質水等一應俱全,都是在看到朋友圈或者網上口口相傳的信息后儲備的。可轉念一想,也會懷疑背后是不是有藥販子或者商家在炒作?
搶購潮背后,消費者質疑商家借機炒作
跟小容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有不少人掀起囤紙尿褲熱后,有些消費者覺得“離譜”。小陳說,他在聊天群里看到一個轉載的聊天記錄,內容中稱,XBB.1.5毒株已在北京出現,感染后會大便失禁,最好的辦法是紙尿褲。A股市場紙尿褲概念股也因此大漲。“我懷疑是有商家在炒成人紙尿褲,并沒有被證實的事情,卻有人借預防心理進行推波助瀾,借機賣貨。”
對此,有不少消費者接受采訪時表示:最近跟新冠有關的傳言很多,頻頻上熱搜,也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搶購潮,一些商家也借機推銷起了自家產品。比如能主動殺滅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罩、預防新冠的消毒卡。“電解質飲料、殺毒神器……甚至是有止瀉作用的松花蛋,當時囤了,事后回頭想,覺得自己是被收割了一波智商稅”消費者程女士如是表示。
事實上,對一些借疫情熱銷的商品的質疑,市場的質疑聲一直不斷,監管部門也在不斷出手整治。在血氧儀供不應求的時候,浙江麗水某床上用品店竟向老年消費者宣傳其養生椅有增加血氧飽和度的功效。但最終因虛假宣傳被罰45萬。而元氣森林也被指借疫情營銷外星人電解質水。據報道,多位博主收到商單發布形式:曬出自己的藥箱儲備、列出防治新冠的小錦囊,再在邊上放幾瓶外星人電解質飲用水。元氣森林官方也一度打擦邊球,在宣傳資料中采用話術:“特殊時期,讓電解質水保護你。”
一波又一波的搶購潮如何破解
疫情背景下,一波又一波的搶購潮如何破解?多位市場消費領域人士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既要相關部門做好相關商品的保供以及預期管理,消費者也要理性購買,同時,監管部門應加強相關監管,對借疫情進行的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進行及時整治。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分析認為,很多人囤積藥物和防護用品等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體現,有很多東西可能只是安慰劑。“我個人認為如果能夠滿足需求,那么就要保供,如果不能保供,就引導消費者形成合理的預期。”
但也有人指出,一些藥品和防護用品瞬間缺貨,也存在黃牛等部分不法分子趁機囤貨居奇的原因,讓本就稀缺的抗原資源“雪上加霜”,這也使得個人消費者很難買到。曾有13元一瓶的美林被炒到了2500元;輝瑞新冠藥甚至漲價到了上萬元。曾經全網斷貨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從12月初的60多元一盒,最高炒到8000多元一盒,但是現在網上經常出現甩賣的消息。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通知,自2023年1月至6月,在全國范圍開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從嚴從快查處社會反映強烈的哄抬價格、囤積居奇、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表示,退燒藥、抗原檢測試劑盒、口罩等,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防疫物資,更是千家萬戶的“情緒穩定器”,開展此次專項行動,就是要解決好人民群眾這些“急難愁盼”問題。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