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豹隱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打造中華民族新史詩,開創黃河戲曲文化新生面,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應對這歷史性呼喚,河南豫劇院三團創作演出的豫劇現代戲《大河安瀾》橫空出世,躍然舞臺。
這部新作講好了一個中國故事、一個黃河故事、一個河南故事。堪稱一篇反映黃河文化及黃河兒女為打造“岸綠景美的生態河,歲歲安瀾的平安河,傳承歷史的文脈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而代代奉獻的平民英雄史詩。
(資料圖)
劇作從小處著筆,從普通人物入手,以濃縮概括全局。以愛情、親情、人情貫穿經緯,從兩代人的命運變遷、人生況味融匯契入,升騰起大河岸邊百姓民眾生生不息、自強不息的生命歷程,展示出一種隨著時代浮沉起伏的黃河精神。
從抗美援朝戰場歸來的復員戰士劉大河,一位黃河之子,一片赤子情懷,一顆丹心可照日月。他懷揣著入黨的理想,腳踏在漫卷黃沙的大堤上,櫛風沐雨,畢生相守,最終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母親河。他的兒子劉大堤延續父親的夢想,將“守河”的信念化為“治河”的決心,為治理好母親河貢獻著自己的青春。一樣的血脈,一樣的情感,一樣的倔強,他們把黃河融進血脈,將血脈注入黃河,他們生命的每一個細胞都與黃河共同奔流。
劇中,一個“情”字滲透全劇,一個“情”字流灌生命。父子情、夫妻情、母子情、鄉親情,匯成心緒巨流飄蕩奔流在黃河浪濤間。戲劇的本質就是人性,戲劇藝術的中心圍繞的是人。該劇從藝術的角度,從舞臺的角度來塑造人物、托舉人物,獲得了成功。顯然,這個演繹了兩代人守河、治河的風情故事氣象萬千,地域色彩濃郁,生活情調真實。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中傾情訴說人與人、人與河、內部心路與外界環境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人物的命運是在生活的漩渦激流中自然形成的。
該劇精神的波瀾、情感的高蹈、命運的挫折、人物性格的精細表達,不啻音樂的交響;主要情節橋段與人物關系扭結組合搭配得疏密有致,相得益彰,不僅成功地塑造了大河這個獨特的審美形象,同時緊緊圍繞著主人公的命運,塑造出了豐富厚實、異彩紛飛的人物群像。而女主人公安瀾,從姓名到性格猶若一朵炫目的藝術之花綻放得神奇有加。“安瀾”詞出古典籍《文選王褒》“天下安瀾,比屋可封”。本意為水波平靜,常被喻為時世太平、祥和之兆。該劇將其冠為大河的妻子名諱,并與大河連綴組成劇名,實乃匠心獨運、巧妙貼切,《大河安瀾》主題立意隨之呼嘯而出。毋庸置疑,該劇文本噴薄出的藝術張力和情感魅力,足以表明劇作凝聚著豐茂的精神能量,蘊蓄著深邃的文化內涵,高揚著充沛的藝術價值。
一部用心、用情、用功打造的戲曲作品必然是好看、好聽、包含藝術生命力的;一個用心、用情、用功塑造的人物形象必定是飽滿、鮮活、富有感染力的。《大河安瀾》正是一部藝術家用心、用情、用功營造出來的一部大戲。劇作整個敘事方式、舞臺呈現,傾情彰顯傳統戲曲舞臺藝術的優長特點,整個藝術滾動鏈條包括舞臺設計、舞臺時空、時空轉化無不處理得精彩到位。同時二度創作注意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中借鑒、調動、運用、融合那種隱喻的、意象化的詩意表達。舞臺呈現釋放著時代質感、史詩氣質和文化品格,包孕著相當的文化含量、歷史含量,豁透出滿滿的社會容量、人性容量。人物對白、唱詞皆有質感韻味,往往幾句對白、一段唱詞,便道出了人間萬象、世道人心,給人留下豐饒的想象和思考空間。
音樂聲部豐富,完全做到了將演員的表演和唱腔嚴格控制在一種敘事元素的層面,為演員唱響大時代背景下黃河兒女的時代大歌提供了藝術的支撐。舞美語匯豐贍,能夠輕松打破時空界限,實現自由地呼風喚雨、移景造化,使得舞臺節奏更加緊湊、簡捷、真實、有意境,自覺到位的完成了人物心里視覺外化,也更加契合現代觀眾的審美心理。總之,二度創作的一應元素無不完成了自己的藝術使命,很好的把劇中那種民族精神的弘揚、民族傳統的賡續、民族美學的表達揮灑得淋漓盡致。
觀眾看戲總是要通過欣賞演員表演來獲取審美愉悅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衡量一部戲的重要指標當是演員表演水平的優劣高低。值得評說的是《大河安瀾》之所以稱得上為一臺氣象萬千的好戲,一條重要理由恰恰在于這個戲的演員陣容強大,舞臺表演精彩紛呈。尤其是領銜主演、大河的扮演者賈文龍,發揮文武不擋的功夫與能力,一人飾演兩角,把大河、大堤父子兩個年齡懸殊、性格迥異的人物表現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他的表演無不苦心凝作,唱念做舞樣樣飽含真情,一笑一顰精細演繹蒼生,繪聲繪色講訴生命哲思和人生智慧。特別是他根據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角色要求創造的矮子步、飛掀打鼠、激流掙扎等新的程式化動作,極具看點、炫目吸睛,飄逸著不可小覷的藝術價值,留給觀眾激蕩不已的藝術享受。
一部治黃史,半部中國史,滿載著中華兒女可歌可泣的情懷。講好黃河故事,是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使命擔當。一條大河,一部大戲,一個大寫的人,一腔情愫,講述黃河故事的《大河安瀾》借助舞臺氍毹向我們走來,為延續歷史文脈、傳承黃河文化注入了藝術大動力,催動我們自覺地為黃河文化的傳承不息而盡心盡力。這是每一個看過這個戲的觀眾不禁會發出的感嘆與沉思。
責任編輯:李辰琪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20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
頭條 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