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這下我們更有信心了。投資養蜂項目,綠色環保,不需要占用耕地,今后大有可為。”蜜蠟峰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存文說道。
十月金秋,登封市白坪鄉的蜜蠟山上,陽光溫暖,山花爛漫,群蜂交織飛舞。田間地頭,房前屋后,遠遠便能看到一個個蜂箱錯落有致地散布各處。如今,種蜂養殖已成為該村五六十歲年齡段農戶致富增收的“甜蜜事業”。
從剛開始的小規模養殖發展到現在二三百箱,四個蜂場。山腳下南窯村的養蜂能手劉存庫感慨頗多:“二十大勝利召開,會有更多利好農村的政策出臺,也給俺們農民帶來更多致富機會,蜜蠟山自然條件優越,有植被有蜜源,相信今后的日子會像這蜜越來越甜,小蜜蜂也能釀出大產業。”
如何打造蜂蜜產業鏈,從傳統落后的生產加工模式走出來,曾一度成為白坪鄉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2020年,白坪鄉的招商引資政策吸引了劉存文返鄉創業,成立了蜜蠟峰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自此實現“蜂農+合作社+工廠”的生產銷售模式,既解決了蜜蠟山上閑置勞動力問題,又把南窯村和周邊村近60戶蜂農吸入合作社,形成蜂蜜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化格局。
為確保蜜蠟峰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順利落成,白坪鄉政府成立專班,發揮店小二精神,在選址、建廠、辦理各項許可證、招工等各個環節,有呼必應,精準服務企業。該公司還專門設計制作了“蜜蠟山”產品標識,實現蜂蜜產品統一包裝、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確保養蜂農戶“零風險”。據了解,每個蜂箱的凈利潤在400元~500元之間,每家養殖規模不同,按照每個家庭60個蜂箱來算,加入白坪鄉養蜂合作社,一年下來收入在4萬元左右。
在新近投資的車間食品加工生產線上,技術嫻熟的工人們正忙著對新收購的蜂蜜進行深加工,一罐罐“蜜蠟山”品牌的蜂蜜陸續生產出來。
本報記者 李曉光 通訊員 崔帥 松鵬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