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壯大產業集群 加快塑造“鄭州”符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電子信息產業:開足火力 劍指“萬億級”?
2022年手機產量1.54億部,成為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生產基地;超聚變、河南長城、浪潮、紫光等龍頭企業先后落地;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加快建設,漢威、光力、新開普等智能傳感器領軍企業紛紛入駐……近年來,鄭州聚力打造電子信息“一號”產業,形成了智能終端、計算終端、智能傳感等新興產業鏈條,著力培育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智能傳感谷建設啟動“加速鍵”
3月27日,《民營經濟驅動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研究暨2023中國百強產業集群》報告發布,其中鄭州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成功入選2023中國百強產業集群,位列河南第一。
作為河南省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的排頭兵,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在鄭州高新區拔地而起。
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啟動區
3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傳感谷首期落地項目——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啟動區。展示中心科技感滿滿,從傳感器的前世今生到整個產業的發展現狀,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的雛形在這里得到展示。
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總經理劉鵬告訴記者,整個啟動區分為雙創基地、中試基地、總部基地和產業聚集區四大部分,其中雙創基地將于今年交付,目前展示中心、創新街基本落成,人才公寓正在建設。
此外,中試基地也將于今年啟動。“中試基地深入MEMS傳感器的核心技術,為企業和院校提供多項技術服務,降低企業創新創業成本。”劉鵬說。
除了持續推進線下項目的建設,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啟動區也按下了線上服務平臺建設“加速鍵”。“目前企業需求比較散,采購量不大,需要定制化。對此,我們打造了行業首個線上商城‘傳感生態圈’,如今已有1000多家企業入駐,涵蓋20000多個產品,幾乎可以滿足企業所有需求。”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啟動區項目落地建成后,屆時將有300~500家傳感物聯相關企業入駐,力爭年產值達到100億元,年利稅6億元,同時將提供20000~30000個就業崗位。
漢威科技國內市場占有率75%
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搶抓機遇、謀劃布局的同時,致力于傳感器研發數十年的漢威科技,仍在持續生長。
能夠生產的主流氣體傳感器產品上百種,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同時生產八大門類氣體傳感器的民族企業;氣體傳感器年銷量5000多萬只,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75%;截至2021年,公司現有專利總數763項,產品通過科技成果鑒定48項……
智能傳感谷工作人員展示創新應用
漢威科技在鄭州這片土地奮斗的25個年頭里,一個個優異成果的產出,使其成為國內領先氣體傳感器研發生產企業。
成立之初,他們便將發展方向聚焦在傳感器領域,在國外廠商技術壟斷的情況下,沿著傳感器產業鏈走上了一條完全依靠自主創新和研發生產的道路。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漢威掌握了大量關于氣體傳感器材料配方、生產工藝、版式設計等方面的專利技術,產品門類齊全,200余種不同規格的傳感器可分別用于檢測數百種可燃氣體、毒性氣體及其他氣體,綜合技術水平國內領先,部分傳感器為國內獨家生產。
著力培育萬億級產業集群
除漢威科技外,超聚變、富士康等600多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集聚鄭州;興港產業園、超聚變全球總部等900個重點項目順利開建;華銳光電、鄭州合晶硅等815個重點工業項目順利竣工或達產……近年來,鄭州市聚力打造電子信息“一號”產業,著力培育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塑造電子信息產業“鄭州”符號。
伴隨著發展,鄭州智能終端產業從“一個蘋果”起步,逐步匯聚成 “百果滿園”。其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航田·智能終端產業園區已經成為手機產業最前沿的試驗場和生產基地。
據了解,目前園區已建立起涵蓋手機組裝、SMT貼片、攝像頭模組、液晶顯示模組、自動化設備、精密模切件等核心技術及生產的智能終端全產業鏈。聯創電子(上市公司)、和而泰(上市公司)、記憶科技、睿意科技、博碩等智能終端上下游企業已簽約入駐。截至2021年底,累積實現手機(非蘋)產量約8億部,累積產值達到909億元。
據悉,去年航空港區電子信息產值達到5281.4億元,同時吸引落地了領勝科技、鄭州合晶、東微電子、華銳光電等一批填補省市產業空白的高科技項目,形成了鏈式發展集群效應。
電子信息產業是鄭州市強力打造的“一號”產業,面對新開局,鄭州市級行業主管部門持續優化扶持政策。
在鄭州市出臺的《“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總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重點依托鄭州航空港區,堅持蘋果手機、非蘋果手機協同發展,著力穩定蘋果等高端手機產能,加快引進國內知名品牌智能手機項目;依托鄭州高新區,推動長城自主創新計算機整機研發生產基地、紫光智慧計算終端全球總部基地加快建設。在《關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2025年力爭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100家,形成8000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繁花似錦,向春而行。當前,錨定“培育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目標,鄭州電子信息產業正開足火力、闊步前行。
鄭報全媒體記者 肖理心 文 徐宗福 圖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