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產品再度落地ETF市場。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10月24日,又有上投摩根、工銀瑞信申報的增強策略ETF產品申請材料獲得接收。此前的10月21日,包括易方達、匯添富、廣發、南方基金等在內的13家基金管理人密集申報了13只相關產品。16只增強策略ETF跟蹤指數均為寬基型指數,覆蓋了中證1000、中證500、創業板指、科創50等多個寬基指數,有望為布局指數基金的投資者提供又一高效便捷的投資工具。
據了解,增強策略ETF是指運用指數增強投資策略,以合理控制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為前提,以獲取超越基準指數收益為目標,以實物申贖模式運作的ETF產品。
實際上,早在2021年11月,首批5只增強策略ETF便已經正式獲批并登陸市場,其跟蹤的基準指數主要為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股票指數。公開資料顯示,首批5只增強策略ETF分別來自南方、華泰柏瑞、景順長城、招商和國泰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25日,上述產品的總規模合計為39.80億元。
此次增強策略ETF覆蓋標的更加全面,覆蓋中證1000、中證500、創業板指、科創50等多個寬基指數。例如,上投摩根和工銀瑞信分別上報了中證500、中證1000增強ETF,廣發基金上報了科創創業50增強ETF,南方基金和鵬華基金上報了上證科創50增強ETF,嘉實基金和富國基金上報了創業板增強ETF等。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直接投資科創板與創業板均有一定門檻,如資金限制、交易經驗限制等。因此,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借道ETF分享科創型企業的成長紅利是一種風險更低、可操作性更強的投資方式。增強型ETF產品類型覆蓋了多個寬基指數,對優化投資者結構、提升市場活躍度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關注超額收益的投資者而言,其對指數增強基金的配置有望不斷提升。
近年來,ETF產品市場蓬勃發展,基金規模不斷擴大。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全市場已上市ETF共有746只,總體規模達到1.55萬億元。場內ETF市場數量和規模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創新ETF產品頻繁出現,既滿足了投資者多樣化投資需求,也為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從市場情況來看,今年A股市場整體波動較大。但不少機構認為,當前各寬基指數估值均已迎來配置價值。中金策略表示,近期指數表現雖有所反復,但成交逐步恢復。部分指標顯示市場已經顯現偏底部特征,當前市場整體估值較低,關注后續催化劑因素。華安證券認為,展望后市無需過度擔憂,內部環境的穩定性將成為重要壓艙石,四季度經濟有望繼續邊際改善。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5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