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湖高新區科創局發出征集區域成果轉化聯絡員的通知,50個名額火速搶空。據了解,今年從全市14個區征集的100名科技成果轉化聯絡員已上線。他們來自科技中介機構、產業園區、孵化器、金融機構、重點企業,具備成果轉化、技術轉移、知識產權或科研管理工作經歷,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助力產研對接,服務成果轉化。他們深入產業園區(孵化器)、重點企業,挖掘凝練企業有效技術需求,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專家團隊精準對接。同時,各區科經局、東湖高新區科創局強化保障支持,建立健全區派聯絡員考核評價制度,引導聯絡員當好“四員”,推進名校、名企、名城強強聯合,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2020年11月,武漢市科技局在全國首創工作機制,派駐科技局干部,分赴武漢10所重點高校現場辦公,長期駐點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工作,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高效協同。2021年,武漢市、區共選派120名聯絡員,其中,市派聯絡員組織和參與院士專家團隊與行業龍頭企業、金融機構、服務機構對接731次。聯絡員還積極對接獲得省科技獎勵的團隊及專家,共走訪跟蹤了112個項目,向65家武漢市本地企業推薦獲獎團隊及專家,向獲獎團隊及專家推介了60家科技中介、金融服務機構,為獲獎團隊及專家提供專業的科技服務。
市科技局成果轉化聯絡員黃浩表示,能為全市的科技創新十大行動貢獻微薄力量,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作為聯絡員的工作中,他認為要不斷自我完善和能力提升,整合多方資源,當好”螺絲釘”為高校院所、企業,搭建科技合作的橋梁,實驗室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經濟界,產業界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撐。
武漢市江岸區成果轉化聯絡員陳圍表示,聯絡員機制有效的促進了企業需求端和高校院所創新資源端的有效信息流動,同時通過聯絡員的專業服務,還能為雙方合作就合作方式,路徑,知識產權歸屬,法律風險,投融資等提供專業的建議和輔導和資源嫁接。高校的聯絡員和各區的聯絡員形成有效的互動聯絡機制,突破了單方信息得不到反饋的瓶頸,實現了信息和專業服務的有機結合。
【來源:武漢市科技局_工作動態】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