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唐朝金 )在“投資有風險”的股市,從“股神”到“韭菜”的距離有多遠,看看云南白藥就能得到答案。
3月29日,云南白藥發布的投資者調研會議記錄顯示,在3月27日的機構調研時,云南白藥表態:“二級市場證券投資上,明確的計劃就是逐漸減持,擇機退出。”
從2019年股市投資的春風得意馬蹄疾,到2021年股票投資巨虧20億元,“擇機退出”。云南白藥的炒股之路,高開低走,最終難逃“關燈吃面”。
股神跌落
云南白藥炒股路即將終結
3月29日,“藥界股神”云南白藥的一紙公告,正式宣告其在二級市場的投資正式進入“清倉模式”。
3月29日,云南白藥于深交所披露了投資者調研會議記錄公告。公告顯示,2022年,公司投資股票和股票基金、股權基金的比例將從過去的不超過凈資產的15%下調至8%。公司在大家比較關心的二級市場證券投資上,明確的計劃就是逐漸減持,擇機退出。
云南白藥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營業收入363.74億元,同比增幅為11.09%;實現利潤總額34.82億元,同比降幅為48.8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04億元,同比降幅為49.17%,打破了公司20年持續增長的業績。
云南白藥在年報中提到,本期受金融資產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影響,導致凈利潤低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從披露的數據來看,報告期內,云南白藥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高達19.29億元。簡單來說就是公司炒股虧了。
資料顯示,2021年云南白藥共計投入9只股票。其中,除投入醫藥領域公司外,云南白藥還重倉投資了小米集團、騰訊控股等公司。
而去年不論是醫藥還是互聯網,股價都遭重挫,這也致使云南白藥證券投資虧損19.81億元,其中,小米虧損額度高達14.04億元、恒瑞醫藥虧損2.2億元、騰訊虧損額度超過1.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1年報告期末,云南白藥處置了部分權益工具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比重下降11.23%至47.2億元。
對于下一步云南白藥的減持計劃,3月30日下午,大河報·大河財立方多次聯系云南白藥,但對方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從春風得意到關燈吃面
云南白藥如何跌下神壇
說到云南白藥的炒股之路,就不得不提“股神”陳發樹。
根據媒體報道,陳發樹1960年出生于福建安溪。在上世紀80年代,依靠著木材生意起家,后成為泉州最大的木材商。1995年,陳發樹在福州開辦“新華都百貨”,后成立新華都集團。
而陳發樹真正與云南白藥產生關系要到2009年。當年,紅塔集團掛牌出讓所持云南白藥股權,陳發樹以22億元的價格摘牌成功。后經多年爭奪,最終在2014年,陳發樹通過在二級市場大額買入云南白藥股份的方式,于2015年進入云南白藥前四大股東之列。
隨后在2016年,陳發樹通過新華都再次收購云南白藥股份,陳發樹和新華都持有云南白藥25.01%的股份,超越云南省國資委,成為云南白藥第一大股東。
而在入主云南白藥之前,陳發樹在資本市場上已收獲“中國巴菲特”的稱號。
根據媒體報道,2000年紫金礦業股改,陳發樹動用新華都集團等關聯公司出資3359萬元,持股20.19%。2003年和2008年,紫金礦業分別在香港、A股上市,成為“中國黃金第一股”,陳發樹的身家水漲船高。在2009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年僅48歲的陳發樹以218.5億元的財富,成為當年的福建首富。
接下來,陳發樹先后參與投資青島啤酒、云南白藥、隆基股份、中國中免等多家知名企業,均獲利頗豐,被業內譽為“中國巴菲特”。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陳發樹直接或間接出現在隆基股份、中國中免、雷電微力、云南白藥、必創科技、新華都和久日新材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
隨著陳發樹的入主,云南白藥的炒股大戲正式拉開帷幕。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以前,云南白藥的投資凈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還均處于相對低位,然而,2018年、2019年之后,云南白藥依托投資凈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實現了凈利潤快速增長。其中,2019年、2020年兩年的投資收益合計更是達43.29億元。
然而,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在2019年到2020年,享受到白馬股帶來的資本盛宴之后,2021年,隨著白馬股的一路走低,云南白藥的收益也大幅縮水,直至虧損。
對于云南白藥熱衷炒股,河南本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表示:“云南白藥選擇了用閑置資金投資股票,本意是為了增加利潤,但股票存在較高投資風險,相比投資股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就更加穩健。”
回歸主業 能否重現國貨之光
資料顯示,云南白藥創制于1902年,中國馳名商標,名列首批國家創新型企業,是享譽中外的中華老字號品牌。
2021年,云南白藥來自工業產品的營業收入為127.03億元,其中藥品銷售為60.14億元,健康日化產品銷售為59.04億元。
云南白藥的明星產品云南白藥牙膏、云南白藥氣霧劑、云南白藥膏貼劑依舊是收入和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需要說明的是,除了傳統賽道,2021年云南白藥還積極布局醫美、口腔護理等賽道,并且,順應醫美行業發展趨勢,公司在醫學美容戰略賽道持續發力,精準定制皮膚管理與皮膚醫療門診機構在集團內部協同的發展邏輯之下,針對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
盡管積極跨界發展,但云南白藥的跨界嘗試,沒有像進軍日化用品牙膏那樣收獲奇效。
Wind數據顯示,近幾年來,云南白藥的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持續走低,其中銷售凈利率從12.88%下降至7.69%。
如今,隨著云南白藥宣布“擇機退出”,回歸主業,云南白藥能否重現國貨之光呢?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將持續關注。
責編:邵宇翔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