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玉兔二號月球車作為月球背面唯一的人類航天器,在月背行駛的3年時間里,它拍攝了超過1000幅圖像,詳細記錄了一路走來的地形地貌,為進一步研究月球提供了價值豐富的數據資料。
由于月球沒有保護層,受到流星的撞擊,從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撞擊坑。玉兔二號月球車在一路的行走過程中,也拍攝到了多個不同時期形成的撞擊坑地貌,這也為我們更進一步認識月球提供了更多線索。
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監視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跡的影像圖,這一歷史畫面也通過“鵲橋”中繼星順利傳回地面。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
圖為“玉兔二號”月球車拍攝的月背圖像。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
圖為“玉兔二號”月球車拍攝的撞擊坑。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
圖為“玉兔二號”月球車拍攝的月球背面。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
不少網友紛紛為小兔子點贊:“最勤快的小兔子”、“超長待機”、“兢兢業業小兔子”……
微博截圖
而在第36月晝拍攝到的“神秘小屋”圖片,近期也揭開了“神秘面紗”,不少網友表示:“玉兔”找到了“玉兔”……
詳情回顧>>月球上的“神秘小屋”露出真容,居然是……
近期行駛過程中拍攝的撞擊坑和石塊
在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之前,設計師給予玉兔二號的設計壽命為3個月,然而自從2019年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以來,這只兔子已經工作了3年之久,遠超出設計壽命。這么長時間,它能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這是什么原因呢?
我國航天器上使用的元器件產品都是優中選優,并且要將產品的性能設定為最高標準。
嫦娥四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主任設計師 付強:在設計之初,對各個部件的選用都有很高的可靠性的一個要求,有一個較高的壽命和可靠性的一個保證。
由于月球表面的溫度在160攝氏度和零下180攝氏度之間,晝夜溫差達到300多度。為此,工作人員對航天器設計了午休和月夜休眠兩種休息模式,讓嫦娥四號探測器更好適應月球的溫度。
嫦娥四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主任設計師 付強:經過了38個月晝的考驗,我們的這一套工作程序流程的設計都是很合理的。
此外,由于月球沒有保護層,很多空間粒子會對月表的航天器產生影響。為了保證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月球車的工作不受影響,在設計之初,它就增強了抗輻照性能。得益于這些保護,不僅可以延長航天器的使用壽命,同時對于采集數據的精準度也提供了保障。
目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行駛超過1000米, 每個月晝平均行進40米左右,它也是目前在月球背面工作時間最長的航天器。未來,玉兔二號將繼續朝著陸點西北方向行進。
小兔子,加油!
來源:中國新聞社(ID:CNS1952 綜編梳理:李玉素)
綜合自: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客戶端、部分網友評論等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