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 月 10 日上午,在湖南望城國家農業(yè)科技園召開了 " 一稻三蝦 " 養(yǎng)殖模式成果匯報會。" 一稻三蝦 " 綠色生產模式是指在傳統(tǒng)的稻蝦共作和稻蝦連作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由 " 稻前蝦 "、" 稻中蝦 " 和 " 稻后蝦 " 三個生產環(huán)節(jié)組成,實現(xiàn)周年稻田可收獲一季水稻和三茬蝦 ( 兩茬克氏原螯蝦、一茬澳洲淡水龍蝦 ) ,實現(xiàn)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稻田全年利用,畝產值萬元目標。該模式由湖南農業(yè)大學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院稻田綜合種養(yǎng)團隊和湖南省水產產業(yè)技術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會議由農科園管委會副主任劉城主持。出席會議的有農科園黨工委書記劉國富、管委會主任黃立武等農科園領導班子和相關業(yè)務部門負責人,以及湖南省水產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肖光明、湖南農業(yè)大學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院王華教授團隊、風向農業(yè)董事長任維、總經理賀虎陽等。
課題組對項目的實施情況及試驗結果進行匯報。試驗結果表明 " 一稻三蝦 " 模式可實現(xiàn)年畝產值 11034-13235 元,畝純利潤 6647-8482 元。與此同時,可減少農藥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肥力,改善田間水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在發(fā)揮穩(wěn)糧保供、農產品提質增效的同時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 " 一稻三蝦 " 模式的成功可助力望城小龍蝦產業(yè)綠色、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農科園領導班子對 " 一稻三蝦 " 養(yǎng)殖模式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充分肯定。與會人員就水稻品種篩選、省內蝦苗繁育、模式技術的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等關鍵問題進行探討,并明確下一階段工作目標。會議的成功召開為望城區(qū)推廣 " 一稻三蝦 " 模式打下堅實基礎。
瀟湘晨報記者章楊梓昕 通訊員胡譯然 王華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臺;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