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為一位頻繁發作房顫患者開展射頻消融 + 左心耳封堵 " 一站式 " 手術。這項技術的實施,從根源上減少房顫患者發生卒中的病死率及致殘率,從而大大降低長期抗凝治療帶來的出血風險,為更多被房顫困擾的患者帶來 " 心 " 的希望。
65 歲的王奶奶(化姓)頻繁發作陣發性房顫,多次因腦栓塞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疾病把她折磨得焦慮抑郁,近日就診于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李賀查看患者及以往資料后,考慮擇期行 " 房顫射頻消融術 + 左心耳封堵術 "。
△李賀醫生團隊微創手術過程中
與家屬溝通后,手術團隊在 DSA 室為王奶奶開展手術,射頻消融術,造影顯示左心耳為敞口錐形空間菜花心耳,且軸向較高。根據測量數據,選擇 1 個合適的封堵器,展開固定盤后即刻造影顯示位置良好、形態合適、牽拉穩定,符合 PAST 原則,釋放封堵器。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成功,射頻消融 + 左心耳封堵 " 一站式 " 手術圓滿完成。
△左心耳封堵術示意圖
李賀醫生介紹,在心臟的左心房,有一個突出的盲端結構,稱為左心耳。左心耳內部凹凸不平,房顫的病人由于心臟不規則的收縮,血液很容易在左心耳里面淤積,形成血栓,房顫所引發的血栓往往會比較大,隨著心臟的跳動,血栓會由心耳里面脫落出來,它會隨著心臟泵血 " 跑 " 到四肢、腸道,引起動脈栓塞,最容易、最危險的就是跑到我們的大腦袋當中去,會導致腦血管的栓塞、腦中風、偏癱致殘,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左心耳封堵術是針對已經確診的患有房顫的病人,醫生根據卒中的風險及出血的風險來判斷。臨床上已經有研究證實,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接近百分之百的血栓都在左心耳里,所以目前有一種新的治療方案,即左心耳封堵術。它是一項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手術時間一小時左右,平均住院時間 72 小時,術后無需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可以減少出血風險,源頭上預防心源性腦卒中。
心內科柴曉利主任介紹,心房顫動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而房顫危害最大的并發癥之一就是腦卒中。" 一站式 " 手術避免了患者接受兩次手術的過程和風險,縮短住院時間,節省治療費用,相比需終生口服抗凝藥預防卒中的治療方案,左心耳封堵術后無需服用抗凝藥物,是房顫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新選擇。
通訊員梁晶 楊文 瀟湘晨報記者任彎灣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臺;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