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名下價值1436萬元的財產被法院采取了保全措施?沒錯,這不是謠言,而是官宣!是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官網1月1日發布的一則民事裁定書里的內容。
先來簡單科普一下:什么是法院財產保全?它是法院在利害關系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后,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采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
此次申請財產保全的是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提出申請的時間是2018年11月6日,請求對被申請人拓金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明珠名下價值1436.2329萬元的財產采取保全措施。
如此看來,珠海銀隆原董事長魏銀倉此前說的要起訴董明珠不是鬧著玩的,而是付諸了實際行動。接下來,就該看董明珠如何應對了。
工商注冊信息顯示,目前珠海銀隆的控股股東仍然是由魏銀倉100%控股的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其持有珠海銀隆25.99%股份,其次是董明珠個人持有的17.46%股份。
銀隆內訌已經有些日子了。早在2018年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該公司新一任董事、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
魏銀倉第一時間作出回應:“已經起訴她(董明珠)了”“我已交由律師處理,并在北京進行起訴。”
董明珠與銀隆的愛恨情仇要追溯到2016年。彼時,在試圖推動格力收購銀隆未果之后,董明珠以個人身份投資銀隆,如今位居銀隆第二大股東,持股17.40%。在得到董明珠、王健林、劉強東等大佬的第一次增資之后,銀隆高速擴張隨即展開。不到一年時間,珠海銀隆在蘭州、南京、天津、洛陽等多地共計簽署11個新建產業園區,其中7個在建,累計總耗資超過800億元。
但現實中,銀隆的發展卻難稱如意。2017年,銀隆計劃生產銷售3萬臺新能源汽車,實際只完成既定目標的1/5。2018年,情況進一步惡化,從年初的供應商拉橫幅催款,到后來出現了“訂單下降、多地停工、員工出走”等傳聞,銀隆負面新聞纏身。
對于銀隆遭遇的危機,可歸結為兩大原因:其一,對政策和市場前景預判失誤,盲目樂觀導致資金鏈緊張;另一方面,在董小姐等高層的樂觀氣氛下,擴建7座生產基地,導致資金鏈緊張。
格力的“董小姐”非常成功,怎么稱贊都不為過。但是,人不可能兩次邁過同一條河,格力當年發展壯大的環境,和今天已不可同日而語。用舊思維來發展新企業,比穿新鞋走老路危險多了,后者充其量是把新鞋弄臟了,而前者,很有可能讓你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是一生的光環。
成功了,你說什么都是經驗加驚艷;失敗了,你說什么別人都聽不見。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