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6日,依托5G網絡、路側感知系統和邊緣計算平臺,自動駕駛清掃車、觀光車、乘用車等多種車輛在許昌芙蓉湖畔的5G自動駕駛示范區開展了實驗和測試。北京郵電大學和中移智行在5G網聯自動駕駛領域的多項科研成果在許昌進行了驗證、示范和測試,并將5G自動駕駛技術首次應用在了特種車輛上,實現了智能化作業。這也標志著許昌芙蓉湖5G自動駕駛示范區正式投入運營,對5G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芙蓉湖5G自動駕駛示范區的建設,是基于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溫向明團隊和許昌市在車聯網領域的合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的支持下,由北京郵電大學聯合中移智行、清華大學、許昌移動、森源、金乙昌、鐳神智能、眾向等5G自動駕駛聯盟多個單位,共同建設完成。
示范區依托于許昌移動提供的5G網絡進行網聯自動駕駛平臺構建,協同自動駕駛車輛自身感知的信息、路側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獲取的路況信息及交通燈信息進行融合,從而增強自動駕駛車輛的感知能力與決策能力,使自動駕駛車輛擺脫對車輛端傳感器的依賴,降低自動駕駛的硬件成本,消除天氣、光照、信號遮擋等惡劣環境對自動駕駛的影響。同時,引入遠程駕駛模式,通過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能力,實現人車分離和遠程介入,從而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降低了自動駕駛車輛成本。
2018年4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辦法,各省、市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可以依據當地實際情況,依據該規范制定實施細則,具體組織展開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工作。
通過許昌芙蓉湖5G自動駕駛示范項目,許昌芙蓉湖自動駕駛示范區已成為河南省首個具備完善開放道路測試環境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可實現交通標志和標線的識別及響應、交通信號燈識別及響應、障礙物識別及響應、行人和非機動車識別及避讓、跟車行駛、靠邊停車、并道、人工操作接管、聯網通訊等網聯汽車測試場景,并已有觀光車、乘用車、道路清掃車等多種類型車輛在相繼開展測試。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