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中等職業教育“十四五” 發展規劃
一、總體思路
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就業的辦學方向,著力落實和鞏固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戰略定位。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推動鄭州市職業教育高質量、品牌化、特色化發展,為我市經濟轉型升級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多層次、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二、發展目標
聚焦力量,改善中職學校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水平,使職業教育發展與人民群眾期待更加契合,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更加匹配。繼續教育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社區教育四級教育培訓網絡完善,鄉級和村級社區(老年)學校實現全覆蓋,基本建成全民終身學習服務體系。到2025年,基本建成縱向貫通、橫向融通,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人才培養層次健全,中高職銜接,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三、主要任務
1.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
統籌區域內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協調發展,把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補短板,盡快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著力改善中職學校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打造全市窗口學校,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優質化發展。加快推進四所局屬中職學校新校區建設項目,啟動旅游學院校區內兩所校舍混用中職學校的外出分設遷建計劃,形成“一校一區一特色”的發展格局。保持職普辦學規模大體相當,辦學水平基本均衡。到2025年,全市中職學校基本達到國家規定辦學標準,市屬公辦職業學校特色更加顯著,主體地位更加突出。
2.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落實推進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統籌各方面資源,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勞動教育、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體現職業教育特點的思政課程。將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教育引導學生增強愛黨愛國意識。開展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等專題教育,加強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行為習慣培養。加強中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辦好中職學校班主任業務能力比賽。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素質能力大賽等活動。到2025年,成立15個左右名班主任工作室。
3.提高專業(群)建設水平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建立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學科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專業布局,引領中職學校專業建設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圍繞鄭州電子信息產業、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打造一批與鄭州高質量發展走在最前列的產業相適應的現代化專業群。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每所職業學校重點建設2—3個骨干專業群。堅持以評促建,實施重點專業、示范專業、特色專業、急特需專業建設及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等項目。到2025年,遴選建設有特色、有影響力的30個專業群和40個左右專業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
4.構建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以教學診斷與改進為抓手,推動職業院校建立基于標準化教學設施、完整教學工作狀態數據、學校自我診斷自主發展、行政部門有效監管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立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等共同參與,以學習者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等為核心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職業院校質量評估,將考核結果作為政策支持、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堅持市、縣、校年度質量報告制度,推進“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
5.健全社區教育四級辦學體系
成立市縣兩級終身教育與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指導委員會,建立學習型城市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組建學習型城市建設與監測指導服務機構,扎實開展學習型城市建設監測工作。加快推進市級社區大學、縣級社區學院、鄉級社區學校和村級社區教育居民學習點規范化建設,加強經費、場地、人員保障,擴大社區教育資源供給,滿足城鄉居民終身學習需求,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民終身學習服務體系。
四、保障措施
1.堅持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確保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推進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推進職業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業院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
2.加大投入力度,落實經費保障。優化教育支出結構,持續加大職業教育投入,確保新增財政性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逐步提高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可適當高于當地普通高中。將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繼續教育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加大財政投入,支持職業教育基礎建設項目推進,不斷提高職業院校基礎條件,增強基礎能力。統籌利用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職業院校加強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建設。
3.營造良好氛圍,創優發展環境。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環境,激發公眾參與意識,動員鄭州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教育事業。建立貫穿教育規劃編制、實施、監督的公眾參與機制,設立表彰先進獎項,鼓勵引導公眾參與教育問題的討論和協商,對各行業關心支持教育發展的先進事跡進行公開獎勵。建立宣傳機制,廣泛宣傳教育發展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教育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加大教育輿論引導,推動形成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關心、支持和參與高質量建設美好教育的良好局面。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