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西秦嶺南側大山的甘肅省隴南市康縣,風景秀麗,氣候溫和,森林覆蓋率達71.1%。作為曾經甘肅58個特困片區縣之一,康縣在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創造了西部深度貧困地區建設美麗鄉村的“康縣模式”。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發展階段,面對三農工作新特征,實現脫貧夙愿的康縣該如何夯實脫貧基礎,抓好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發展?
今年初,康縣新一屆縣委領導班子經過深入研判,決定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美麗鄉村建設打下的良好基礎,突出黨建引領作用,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創新共同管理機制、探索共同提高路徑、構建共同發展格局的“三個共同”促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深入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著力打造中國西部鄉村建設樣板縣??h委書記張書懷說:“康縣將堅持農業農村農民聯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和鼓勵支持鄉村先行先試的原則,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農民群眾生活品質實現新提升?!?/p>
黨建引領——
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提速
近年來,康縣依托綠水青山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狠抓環境整治和文明鄉風建設,做足“山水文章”,壯大生態產業,推動農村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從“容顏美”向“氣質美”轉變,把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有機融入西北農村實際,將全縣98%的行政村建成了生態旅游型、環境改善型、古村修復型、文化服務型、產業培育型等不同類型的美麗鄉村,實現了從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到打造全域生態旅游大景區的循序推進。
如何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利用好美麗鄉村建設打下的基礎,推動鄉村振興?在縣、鄉、村全面完成換屆后,康縣新一屆縣委領導班子對標鄉村振興總要求,重新審視縣情實際,專題研判,認真謀劃,提出實施“三個共同”促振興示范村創建。
在創建過程中,康縣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人民為中心,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全面落實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要求,引導群眾樹立村莊共同體意識,激發內生動力;鼓勵支持鄉村立足實際大膽探索、自主創新,著力破解制約鄉村振興的瓶頸,統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同步振興;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強化資金使用監管,推動實現共建共管共享,努力為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探索創新路徑、積累寶貴經驗、樹立示范標桿。
康縣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說,康縣要創新共同管理機制,充分發揮鄉村黨組織主導作用,切實強化政治引領和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功能,不斷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探索建立符合農村實際、農民廣泛支持、規范有效運行的鄉村管理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持久動力;康縣將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探索共同提高路徑,建設環境優美、誠信和諧、充滿活力的文明鄉村;康縣將順應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構建共同發展格局,健全完善持續穩定增收長效機制,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一場以“共同管理、共同提高、共同發展”為主題的促振興示范村創建行動正在康縣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開展。
“我們按照村里村外、左鄰右舍、房前屋后、戶內戶外、晴天雨天、城市農村‘六個一樣’標準要求,深入開展‘村評戶比、家潔院凈’‘美麗庭院’評選活動,通過村民微信群‘評價亮曬’,獎勵先進、督促后進,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健全完善村莊環境衛生管理長效常態機制,鞏固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笨悼h陽壩鎮黨委書記王貴強說,鎮黨委以“三個共同”示范村創建為載體,立足鎮村發展實際,在陽壩的水、茶園、天麻以及旅游、康養等優勢資源上下功夫、做文章、建機制,積極組織動員廣大群眾參與農村管理,參與產業發展,共同增收致富,今年將努力把油坊壩村和田壩村建設成示范村,為建設中國康養示范縣貢獻力量。
作為康縣北部的糧貿重鎮,寺臺鎮充分利用當地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巧打“血緣牌”“親緣牌”“地緣牌”,持續多年實施鄉賢回引工程?;剜l創業的馬守紅如今已擔任寺臺鎮鞏溝村村委會副主任,“三個共同”促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開展以來,他充分發揮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村群眾整治撂荒地300多畝,栽植花椒苗1.3萬株,進一步夯實了村民持續穩定增收的基礎。
緊緊圍繞本地優勢、特色和產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戰斗力、組織力,由黨員帶動群眾共同保護環境、參與鄉村建設、參與管理村內事務,深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與特色富民產業發展,推動環境、產業、文化同步提升,讓鄉村由內而外煥發出“整體美”??悼h啟動“三個共同”促振興示范村創建以來,一個個大山之中的鄉村正在進行新的嬗變。
合力推進——
逐級壓實“四方責任”
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在“三個共同”促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中,康縣把建設責任落實到黨政“一把手”頭上,強化黨政同責,持續加大宣傳引導和督查評比力度,各鄉鎮黨委積極落實主體責任,立足鄉村實際,精心規劃建設圖,倒排工期進度表,采取有力舉措,狠抓工作落實;縣直各部門結合自身職能,緊密加強與鄉村聯系,跟進工作指導,幫建打造具有部門特殊和行業水平的精品村。
“我們將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創建工作中的作為情況進行全程跟進監管,確保壓實‘四方責任’,高標準落實建設要求,構筑起‘縱向到邊、橫向到底’的責任網格。”康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晶說,為不斷強化黨建引領,促進鄉村振興,縣委組織部統籌考慮全縣鄉村的實際,積極研究適合不同類型村莊情況的發展途徑和模式,確定了42個縣級鄉村振興機制創新示范村,并積極督促各部門和各鄉鎮全力推進“三個共同”促示范村創建。
記者了解到,為深入推進“三個共同”促振興示范村創建,康縣逐級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和個人“四方責任”,實行清單化管理。全縣各級黨組織負責人主動把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工匠精神”把主業主責意識貫穿到示范村創建的全過程??悼h各部門、各單位將示范村創建工作和駐村幫扶工作有機結合,主動對接幫扶鄉村,重點把“項目、資金、責任、力量”向幫扶村傾斜;鄉鎮黨委緊盯項目資金的落地,規范有序地推進項目實施,資金規范運行,駐村幫扶工作隊定期向鄉鎮黨委和主管部門報告項目進展情況,確保創建工作穩步有序推進。
康縣全面落實“縣級領導包抓鄉鎮、鄉鎮領導包抓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包抓村‘兩委’、村‘兩委’干部包抓社、社干部包抓農戶”的“五級聯動”責任網格,積極發揮各級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和示范帶動作用,動員廣大群眾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力挖掘和培養“土專家”“田秀才”“農博士”“鄉創客”,堅持“用好一批能人、振興美麗鄉村、富裕一方百姓”,把社會各方力量都匯集到鄉村建設上來,推動全縣形成了鄉村振興“同下一局棋、共辦一桌席”的良好氛圍。
【來源:農民日報】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