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漢市審計局圍繞全市改革發展大局,緊扣民生保障改善,統籌全市審計力量,對武漢市社會保險基金、社會救助資金安排輪審,助力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
一是突出重點,服務“疫后重振”大局。圍繞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市重要工作,發揮社保審計職能,緊盯民生熱點,及時跟進,組織實施失業保險費穩崗返還審計調查項目,保障穩崗位、保就業的惠民利企政策有效落地。在審計調查財政、發改、經信、商務、稅務、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和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的基礎上,走訪多個規上企業,涵蓋制造、科技、人力資源服務、醫療防護用品等多個行業和國有、民營、股份制等多種所有制類型,全方位多角度審查該市穩崗返還政策執行情況。通過失業保險參保單位、企業經營狀態、企業信用、穩崗返還資金發放與企業銀行入賬情況等比對,結合政府網站公開信息查詢等多種方式,揭示失業保險費穩崗返還覆蓋面偏低、應發未發、應返未返及協同機制未有效落實等問題,深入分析深層次原因,提出及時制定穩崗返還協同審核工作操作細則等建議。
二是強化統籌,認真履行審計職責。提高社會保險統籌級次,實現全國統籌是社保領域改革的重要任務。為順利完成該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工作,組織實施蔡甸、江夏、東西湖、黃陂、新洲等5個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市級統籌專項審計工作。在全市范圍抽調市區兩級審計人員,聯合編組,采取“交叉審”“六統一”組織模式,以問題為導向,從嚴從實從細從深,舉全市審計之力統籌開展工作。在摸清5個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收、支、余家底基礎上,揭示兩項基金在征收管理、業務經辦、財務核算和風險預警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保障該市兩項基金完成市級統籌,有序納入省級統籌夯實基礎。
三是精準聚焦,數據強審提升質效。堅持探索大數據審計與審計項目實施的深度融合實踐。在實施全國社保基金審計時,一方面全面核查疑點線索,逐一核實、銷號,提交詳盡的證據材料,高質量完成“規定動作”;另一方面嚴格按照社保審計工作方案、大數據分析指引要求,成立數據分析綜合組,結合武漢實際,關聯公安戶籍、低保、殯葬、參保登記、基金待遇發放、建檔立卡、財政支付、醫療機構HIS系統數據進行多維分析,有重點抽查相關社保業務經辦檔案,延伸審計有關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實現審計內容點面全覆蓋,從實創新“自選動作”。通過現場審計和大數據審計相結合方式,發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籌集、待遇審核發放、費用結算、基金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揭示基金管理使用和社保政策執行中存在的風險漏洞,守護群眾的“養老錢”“救命錢”。
四是系統分析,落實研究型審計要求。困難群眾救助是扎牢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護線,該局堅持目標導向,將困難群眾救助資金審計作為“為民辦實事”具體實踐和落實“研究型審計”要求的實例,在審計項目執行過程中,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政策學習,理清審計思路,堅持系統分析,對獲取的財務數據和業務資料開展多維度比對,深入查找惠民政策執行、救助機制運行、機構管理運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揭示救助工作的盲點和堵點,積極防范化解風險隱患,聚焦待遇保障應享盡享、集中供養機構監督管理等關鍵環節,防錯糾弊,用心用情做好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審計。(陳建剛 康倩倩)
責任編輯:程嬋娟
【來源:武漢市審計局_審計要聞】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