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縣里的好政策,讓我們老兩口以后生活有了盼頭,有了保障!”近日,在河南省武陟縣大封鎮老催莊村,說起縣里實施的“五養八延伸”政策,今年82歲的邱國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20年4月,武陟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創新扶貧模式,探索形成了“五養八延伸”工作機制,對不符合、不適合或不愿意集中醫養的貧困兜底戶,分類采取集中醫養、親情托養、鄰里托養、慈善托養、包幫托養等個性化的措施,同時,托養責任人及其家庭,可享受公益崗位、培訓就業、創業發展、金融貸款、家庭醫生、醫療救助、社會救助、慈善救助等“八項服務”,為貧困兜底戶量身打造適應自己的脫貧方式,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五養八延伸”工作開展后,位于老催莊村的華盛家庭農場負責人趙向陽,作為邱國太的鄰居,積極報名主動認養,與邱國太簽訂了“鄰里+包幫”托養協議,并在自己的扶貧基地為他老伴“量身定做”了工作強度不大的工作崗位,每天有60元的收入。一年多來,趙向陽定制幸福“菜單”,每周至少要到邱國太家看望兩次,并根據他家的實際情況,經常送些生活必需品和營養品。
像邱國太這樣走進幸福生活的兜底戶,該縣還有很多。
大虹橋鄉布莊村兜底戶馬偉,從小習武,13歲那年冬天,不小心從武校樓梯上滑倒摔傷,去醫院后,被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完全癱倒在床,其父母對生活喪失了信心。在鄉村干部的動員下,馬偉入住大虹橋醫養中心,接受專業的康復治療,7個月后,他肢體協調能力和精神狀況明顯好轉,現在一個人拄著助行器自由行走,和入住前判若兩人。
同時,大虹橋醫養中心還聘請馬偉的父親來做護工,除了照顧兒子,還護理其他6個人,管吃管住,每個月能掙四五千元。
“以前為了照顧孩子,除了種幾畝地,啥也干不了,即使這樣孩子還是照顧不好。現在住到醫養中心,孩子越來越好,我還有了收入,算是看到希望了。”馬偉的父親感慨道。
據了解,目前,該縣共認定兜底戶465戶、托養家庭418戶,簽訂“五養”協議507份,其中集中醫養協議62份、親情托養208份、鄰里托養2份、慈善托養16份、包幫托養219份,落實“八項”延伸政策894條。
“‘五養八延伸’扶貧模式,從根本上提升了兜底戶生活幸福指數,有效破解了兜底戶穩定脫貧不返貧難題,讓兜底戶生活有質量、兜底有保障、養老有依靠,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該縣鄉村振興局局長王吉興說。(石國慶 周武申 成睿)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河南頻道】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