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上海會客廳 丘眉 李龍雨)8月13日,中國國際金融三十人論壇第八屆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在研討會專題二“國際金融規則:意義和挑戰”環節中,一份題為《我國參與國際金融規則制定:意義、挑戰和前景》的研究報告發布。該報告由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組織撰寫,并由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喬依徳進行發布。
“最近一個階段,很多文件當中都提到我們要積極參與全球金融治理。所謂全球金融治理,就是根據制度、規則、概念對涉及全球的金融穩定政策進行管理,包括規則、概念以及國際金融組織。參與國際金融規則的制定,是我們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很好的入口。”喬依徳在發布報告時表示。
喬依徳認為,改善當前國際金融規則的狀況,第一要強調,國際金融規則作為國際經濟秩序的一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還是要肯定的。“當然,現有的一些規則已經不適應全球經濟以及金融格局的變化,新興國家上升了。另外,技術金融產生了很多新的領域,還沒有大家完全公認的國際規則,有些在形成當中。這樣一種狀況,迫切要求我們積極地參與。”
當下,俄烏沖突仍在持續,地緣政治、氣候變化、全球經濟金融都在發生劇變,這些是當天研討會召開的相關背景以及出發點。在新形勢下,金融如何繼續對外高水平開放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榮譽會長屠光紹先生在大會致辭中明確表示,其中有一個方面,我們需要研究全球金融治理。“因為最終我們在金融開放過程當中要提升中國金融體系整體在國際上的能力,既要服務于國內,又要在國際上有影響力以及競爭力。”
屠光紹認為,全球金融治理體系從格局來看,現在還是以發達國家為主。盡管在IMF、世界銀行、G20方面,中國都在更多參與,而且影響力在提升。但是,新興市場相對而言,話語權以及影響力還是弱的。
《我國參與國際金融規則制定:意義、挑戰和前景》研究報告,聚焦于涉及國際金融領域的各方面規則,對其演變、形狀及未來進行分析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對如何參與這些規則的制定提出了建議。
責編:王時丹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