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朱娟】房地產再迎利好。
7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延長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政策期限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去年11月出臺的“金融支持房地產16條”有關政策中有適用期限的,將適用期限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
據悉,延期政策重點在房地產開發領域,包括延長支持房地產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期限,延長專項貸款支持項目相關人員盡職免責期限等。在業內人士看來,部分政策延期是為了防范化解貸款領域的金融風險,同時確保保交樓方面具備可持續的資金注入。
(相關資料圖)
開發貸等支持政策延期至明年年底
去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聯合出臺《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從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配合做好受困房企風險處置、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等方面,明確了16條支持政策,其中兩條政策規定了適用期限。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發布實施后,對保持房地產融資合理適度、推動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綜合考慮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為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對房地產企業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決定,延長有關政策適用期限。
政策延期涉及兩項內容。一方面對于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與房地產企業基于商業性原則自主協商,積極通過存量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進項目完工交付。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可以允許超出原規定多展期一年,可不調整貸款分類,報送征信系統的貸款分類與之保持一致。
“之前‘金融支持房地產16條’中是‘未來半年內到期的’,也就是對于房企開發貸、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支持再延長了一年半的時間。”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部門根據市場形勢及狀況,靈活調整政策使用期限,以更好地支持保交樓和穩定房地產市場。
政策延期涉及的另一項內容是,對于商業銀行按照《通知》要求,2024年12月31日前向專項借款支持項目發放的配套融資,在貸款期限內不下調風險分類;對債務新老劃斷后的承貸主體按照合格借款主體管理。對于新發放的配套融資形成不良的,相關機構和人員已盡職的,可予免責。
“之前‘金融支持房地產16條’中是‘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半年內’,也是相當于延長了一年半的時間?!眲⑺硎尽?/p>
根據通知,除上述兩條政策外,其他不涉及適用期限的政策長期有效。各金融機構應按照文件要求切實抓好落實,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合理適度,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推動行業風險市場化出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三季度房企將迎償債高峰
部分政策延期的背后是房地產市場恢復不及預期,房企融資難的狀況未得到明顯改善。
克而瑞發布數據顯示,今年6月,百強房企銷售業績同比降低28.1%,單月業績增速由正轉負,6月業績規模低于去年同期。具體來看,6月有近六成百強房企的單月業績同比降幅大于30%,其中有27家企業業績降幅大于50%。
從房企融資角度來看,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上半年,房地產企業非銀融資總額約4041.7 億元,同比下降16.2%。其中,信用債同比下降7.0%,海外債下降34.6%,信托下降69.6%,ABS下降4.5%。房企融資環境沒有發生實質性改善。
同時,房企償債壓力仍較大。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當前房企債券存量余額約2.9萬億人民幣,海外債占比38.1%。三季度為償債高峰,一年內到期余額為9277.4億,其中海外債占比35.7%,今年7月、9月到期債券余額均超900億,為償債高峰。新發債券無法覆蓋到期余額,2023年1—6月信用債、海外債的發行到期債務比分別為73.6%、6.1%,總發行債務比為49.2%。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稱,去年“金融支持房地產16條”發布后,對房企專項借款配套融資落地效果不佳,一方面是保交樓融資缺口較大,但“融資安全回收、連本帶息回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是爆雷房企、保交樓項目資產負債復雜,金融機構不敢也不愿給予融資。此次延長部分政策期限,希望加大融資支持、突破困境。
“此次延期的兩條政策,主要涉及違約貸款和配套融資等內容。若沒有延期操作,當前一些違約貸款數量可能會增加,或是一些銀行不愿意發放配套融資,導致保交樓資金出現新的壓力?!币拙友芯吭貉芯靠偙O嚴躍進跟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此次延期是為了防范化解貸款領域的金融風險,同時確保保交樓方面具備可持續的資金注入。
劉水認為,延長支持房企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展期,延長專項借款支持項目相關人員盡職免責期限,均延長一年半的時間到2024年底,表明監管部門認為房企經營及融資正?;€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市場調整及房企風險超出了預期。
不過,在李宇嘉看來,商業銀行貸款業務都是市場化自主運作,此次發文仍強調商業自愿的首要原則、協商的原則,而不是強制。也就是說,央行只是給出了鼓勵的政策(不調整貸款評級),但商業銀行是否愿意這樣做,仍基于風險收益平衡?!叭绻悴贿^賬,債務關系復雜,后續無貨值覆蓋,或未來銷售端繼續疲軟,預計融資投入支持保交樓的力度仍有待衡量?!?/p>
責編:劉安琪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
頭條 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