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法走近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當地時間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啟程前往中國,將對中國進行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這是去年5月就任法國總統以來,馬克龍首次訪問亞洲國家。他也是去年10月中共十九大后,第一位訪華的歐洲大國領導人。
在輿論看來,中法兩個大國加強協調、合作將具有更深遠的意義。法國《世界報》題為“中國與法國可以在后美國時代構成驅動軸”的文章稱,法國經濟學家魯埃認為,巴黎和北京完全可以聯合起來,動用政治及經濟工具打造一個新的“世界化模型”。中國在朝鮮半島的作用舉足輕重,在阿拉伯國家不斷擴大影響,并巧妙地在伊朗和沙特之間建立起中立關系。而法國在非洲一些地區扮演了調停人角色,支持馬里、乍得等國打造了“G5薩赫勒部隊”,與“圣戰”勢力作戰。兩國在多項多邊議題上可以達成合作。“法中尋找共同點”,德國全球新聞網稱,法國和中國現在有共同的雄心,都希望在世界發揮更大作用。德國新聞電視臺稱,馬克龍新年訪華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可能被理解為在大西洋關系出現斷裂之際歐洲面向東方的跡象。盡管歐美不可能真正鬧僵,但也說明歐洲會更多轉向中國。
德國、英國如今都遇到不同程度的麻煩,相比之下,年輕氣盛的馬克龍顯得意氣風發、信心滿滿。日前在新年致辭中,他呼吁“重振歐洲雄風”。香港《南華早報》稱,隨著英國脫離歐盟以及德國未能組成聯合政府,法國已成為歐盟的中心支柱。報道引述專家的話說,馬克龍的目標之一是讓法國成為國際舞臺上的大國和重要參與者,中國和法國都有志于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改革,這將為兩國彼此理解提供堅實基礎。
“現在全球正處于變化之中,中法在推動全球化,維護自由貿易方面有共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馬克龍在大國外交和全球治理層面需要得到中國的支持和合作。而對于中方來說,現在歐洲形勢比較復雜,法國相對來說政治穩定性較高,政策清晰,所以現在是進一步跟法國合作,帶動中歐關系向好的一個時機。雙方在維護世界和地區穩定方面也可以有更多合作。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