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蕪湖市體育局召開“快樂健身行動”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蕪湖市快樂健身行動方案》。
到2023年,實現城鄉居民身邊健身設施全覆蓋
到2023年,全面完成蕪湖市居住小區和行政村現有健身設施的維修、改造、提升,有效保障健身設施的完好率;未配建健身設施的居民小區完成配套建設,實現全市城鄉居民身邊健身設施全覆蓋。
到2025年,蕪湖市新建口袋體育公園不少于72個、百姓健身房不少于108個、健身步道360公里以上。形成以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為“點”,健身步道為“線”,口袋體育公園、百姓健身房、“兩級中心”為“面”,“點線面”相結合的快樂健身網絡,實現“10-15分鐘健身圈”,切實形成“處處可健身、人人會健身、天天想健身”的格局。
完善居住小區健身設施建設主要包括:科學合理編制小區健身設施建設清單。結合蕪湖市不同類型小區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的健身設施配建標準清單。實施居住小區設施補短板行動。堅持“應建盡建”,對已建成的小區內的健身設施情況進行全面的摸底梳理,無健身設施或偏少的,2023年底完成補建任務。實施老舊小區、行政村設施升級改造。堅持“應修盡修、應改盡改”,對建成小區、行政村內損壞或超過使用年限的健身設施,進行全面維修、改造、升級。
《方案》明確規定了新建小區嚴格按照室外人均用地面積不低于0.3 平方米標準配建公共健身設施。落實管理責任。鎮(街道)、村(社區)、公園(廣場)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是健身設施器材安全運行的責任主體,負責日常管理;市、縣兩級體育行政部門落實健身設施配建、安裝、驗收和日常管理的監管和指導職責。
新建一批口袋體育公園 推動學校體育場地開放
持續推動城市公共區域設施建設,將城市健身步道建設納入國土空間和市政工程、城市公園的總體建設規劃,加強城市公園、重要居住片區內部,以及城市公共空間、節點之間的城市健身步道建設,不斷推動城市健身步道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新建一批口袋體育公園。充分利用城市空閑地、邊角地、高架橋下等城市零散空間,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設口袋體育公園。多舉措開展百姓健身房建設。充分利用社區“兩級中心”、城市書房(閱讀空間)、老舊廠房、公園閑置房屋和小區室內健身場所等多種空間資源,加大百姓健身房建設力度。推動學校體育場地開放。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學校體育場地開放和運營的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實現“一場兩門、早晚兩開”。
提升全民健身活動服務水平,指導督促體育社會組織常態化開展線上線下球類、游泳、健身氣功、冰雪或類冰雪等群眾喜愛的體育項目培訓。豐富賽事活動。常態化舉辦各類賽事活動,不斷提升賽事活動的品質與吸引力。加強宣傳推廣。多層次、多渠道宣傳快樂健身行動成果,全方位展示群眾健身風采。
蕪湖市體育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將按照蕪湖市委、市政府關于暖民心行動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推進機制,實行項目化、工程化、清單化、閉環式推進,從每一塊健身場地入手、每一場賽事活動入手、每一次健身指導入手,確保快樂健身行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在行動實施過程中,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全面了解群眾需求、切實解決群眾難題,把快樂健身行動做到群眾心坎上,真正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