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玉靜)6月集合信托規模大幅回暖。
近日,用益信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4日,6月共計集合信托發行規模為1432.50億元,增幅為47.59%,成立規模1095.86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520.77億元,增幅為90.5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喻智認為,6月集合信托市場的大幅回暖,或主要受以下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季節性因素;二是股市行情回暖,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大幅增加。
發行、成立規模雙雙回升
6月集合信托發行市場快速回暖,發行數量及規模大幅增加。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7月4日,6月共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2046款,環比增加4.87%,發行規模1432.50億元,環比增加461.89億元,增幅為47.59%。
成立市場同樣回溫。截至2022年7月4日,6月共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2177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6.87%,成立規模1095.86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520.77億元,增幅為90.55%。
喻智認為,6月集合信托產品發行成立的數量及規模大幅增加,或主要受以下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季節性因素,6月作為上半年收官之月,信托公司在完成業績目標的驅動之下,集合信托市場會迎來一波成立高潮,成立規模會有較為強力的回升;二是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暴增。受股市行情回暖的影響,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大幅增加。
從結構來看,融資類規模占比持續下滑。截至7月4日,6月融資類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253.43億元,環比增加23.57%;投資類產品成立規模839.05億元,環比增加128.59%。從規模占比來看,6月融資類產品規模占比23.13%,環比減少12.54個百分點;投資類產品規模占比76.57%,環比增加12.74個百分點;事務管理類產品規模占比0.31%,環比減少0.20個百分點。
成立規模541.06億
標品信托業務大增
6月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大幅反彈回升。截至2022年7月4日,6月標品信托產品成立數量1009款,環比增加33.64%,成立規模541.06億元,環比增加251.02%。證券市場的行情回暖是標品信托產品成立規模回暖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自5月以來,證券市場行情回暖,對標品信托業務的資金募集有明顯促進作用。隨著國內利好政策不斷加碼,自4月底以來市場持續回暖,上證指數重回3400點附近,A股三大股指在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中表現也高居前列,尤其6月份在全球重要指數中處于領跑之勢。受股票市場回暖的影響,集合信托市場中權益類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118.50億元,環比增加8.35倍;而固收類產品的增長同樣明顯,增幅達到207.14%。
喻智稱,多數信托公司目前仍以債券投資的產品為主,追求相對穩健的收益表現。上半年債券市場整體震蕩下行,債券市場相對權益市場表現較好,雖然有短期震蕩,但幅度較小,6月以來債券收益則有所抬升,對標品信托產品的資金募集有一定支撐作用。
標品信托業務一直是業務轉型的重點領域,6月標品信托產品在數量方面已經占據了集合信托市場的半壁江山。
標品信托業務是指信托公司依據信托文件的約定,將信托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于公開市場發行交易的金融產品的信托業務。
從2021年年報數據來看,外貿信托、華潤信托、江蘇信托、五礦信托以及平安信托等信托公司的標品信托產品新增規模明顯,頭部信托公司的標品信托業務具備規模優勢和品牌效應。
“5月以來,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均出現較為明顯的回暖行情,標品信托產品的凈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投資者信心正逐步恢復。”喻智表示。
房地產信托大幅萎縮
基礎產業類信托“替補”
分領域來看,普遍回暖之下,基礎產業類信托成立規模明顯增加。6月基礎產業類信托成立回暖,成立規模為273.11億元,環比增加33.23%。今年以來,信托行業的嚴監管趨勢延續,房地產信托大幅萎縮,基礎產業信托業務被信托公司所重視,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房地產信托的地位。基礎產業類信托目前仍享受政策紅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大幅增加,為信托公司提供了較大的展業空間。
喻智表示,基礎產業類信托同樣要考慮風險問題,不能完全依賴于城投信仰。在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收入大幅下降、地方財政緊張以及城投債券和銀行融資繼續收緊的大背景下,城投平臺只能選擇更高成本的非標方式融資。同時,市場機構同樣擔憂城投平臺最終也會走向房企爆雷的老路,出現大范圍的展期風險。因此,目前信托公司開展基礎產業信托在區域準入和主體準入方面有較為嚴格限制,中等及以上資質的平臺或者地方經濟基礎較好的平臺是信托公司的主要合作對象。
在房地產信托方面,6月房地產信托成立規模不足百億元,為86.03億元,環比增加3.24%。受到兌付風險和壓降融資類信托規模雙重因素影響的房地產信托,已不再是信托公司展業的首選。
喻智指出,房地產信托與房地產行業的情況息息相關,受到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刺激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目前宏觀經濟雖有回升,多地出臺了系列刺激房地產市場交易的政策,但居民就業及收入的預期相對較弱,樓市的刺激政策可能成效有限。在房住不炒背景下房市投機減少,樓市體量回暖仍有較長的路要走,同時房企融資受限,在房市回暖之前較容易出現信用風險,房地產信托業務的回暖還有待觀察。
此外,風險資產處置是影響房地產信托的另一重要因素。由于存量房地產信托資產規模相對較大,違約的房地產信托項目處置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