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我市出臺《廈門市實施退役軍人教師培養計劃工作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逐步推動退役軍人教師培養體系化、退役軍人進校園工作制度化。當“兵教師”有哪些途徑?這項工作進展如何?昨日,廈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林虹做客廈門市人民政府網,對《方案》進行解讀。
《方案》明確,2023年起,每年安排不少于50個面向退役軍人崗位,實現退役軍人進入校園任教、任職。根據《方案》,退役軍人進入校園任教、任職主要有公費師范生就業、公開招聘、軍轉干部(退役士兵)安置三個途徑,渠道較過去進一步拓寬:
一是建立在校非公費師范生退役軍人轉公費師范生制度。廈門生源通過高考進入教育部直屬或省內有培養公費師范生的師范類高校(共9所),屬于非公費本科師范生的,在校期間參軍并退役復學后,本人申請且經考核合格,可納入公費師范生進行培養,畢業后由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門接收、安置至中小學任教。
二是在公開招聘中設定專崗招聘并給予加分待遇。每年公開招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時,設定專門崗位招聘大學生退役軍人,其中中小學教師崗位每年設定專崗招聘不少于10個,幼兒園教師崗位每年設定專崗招聘不少于10個。符合條件的退役士兵報考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可按規定享受加分待遇,最高加10分。
三是退役軍人安置進校園力度進一步加大。每年安置軍轉干部和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時,適當增加市屬學校接收安置軍轉干部指標數,每個區至少提供1個中小學、幼兒園崗位供退役士兵選擇。
同時,廈門還建立起退役軍人教師職業能力培養制度。根據《方案》,2022年起,我市每年安排退役軍人教師職業能力培養計劃不少于100人。對廈門市接收安置的33周歲及以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和復員干部,有意投身教育事業的,經考試選拔、擇優錄取后,委托高校進行為期一年的免費專項定制培養,幫助其掌握教育教學能力。
目前,我市退役軍人教師職業能力專項培養招生工作正在進行,已有73名退役軍人報名參加,計劃9月開班。屆時,來自集美大學等高校的教師將圍繞師德規范、教育情懷、學科素養、教學能力和教育實踐等方面提供培訓。 (廈門日報記者 黃琬鈞)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4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3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