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春煒 通訊員 詹蘋蘋 王雪霞
3 月 5 日上午,由廣州市越秀區梅花村街黨工委、辦事處主辦的 " 英雄花開英雄城 " 紅棉京劇社專場京劇演出在海珠廣場 " 紅棉舞臺 " 開鑼。
京劇是融唱、念、做、打于一體的戲劇表演藝術,被稱為國粹,也是我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那優美動聽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造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家喻戶曉的故事情節,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資料圖)
當日的演出主題是 " 春之約 ",歷時 120 分鐘,演員、伴奏樂隊陣容強大。18 個曲目經過前期精心選編、彩排,文戲武戲一一呈現,傳統戲和現代戲薈萃。
主持人妙語連珠," 票友 " 們輪番傾情獻唱。既有《四郎探母》《楊門女將》等經典名段,劇情曲折動人、演員表演精湛、唱腔優美動聽。又有《紅燈記》《紅梅贊》《智取威虎山》等我們熟悉的現代京劇紅色經典 " 樣板戲 " 選段。臺上演員們精神煥發、字正腔圓。
舞臺上,《沙家浜》的《茶館斗智》一場中,阿慶嫂的京劇唱詞清麗婉約,斗智斗勇的表演聲情并茂。" 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直逢開口笑,過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有什么周詳不周詳!" 這段膾炙人口的精彩唱詞,幾乎家喻戶曉,人人愛聽,人人會唱。
《上天臺》《戰樊城》讓觀眾領略到了京劇藝術不同流派的風格韻味,表演者、樂隊全情投入,把京劇藝術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紅色經典劇目《紅梅贊》 《蝶戀花》,講述江姐、楊開慧等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讓熟悉京劇的觀眾感到既親切又清新。舞臺上的經典回歸,激起臺下觀眾心中再次向先烈致敬。
名家名段聯唱是紅棉京劇社的壓軸節目,也是演員們各自的拿手好戲。或深沉含蓄,或古樸蒼勁,首首唱段都被演繹得惟妙惟肖,將整場演出推向高潮。現場觀眾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為能親身感受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感到高興。
紅棉京劇社的京劇伴奏樂隊文場、武場齊全。當日的演出,文場的主奏樂器—京胡清晰流暢干凈利落,彈撥樂突出了骨干音;武場的主奏樂器—大鼓,鼓師鑼鼓點鏗鏘有力、節奏鮮明。在偌大的廣場上,鑼鼓喧天響,演出效果比室內更好。
據悉,2023 年以來,梅花村街黨工委、辦事處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著眼于提高文化惠民質量,支持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著力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文化志愿服務品牌,讓文化團隊走出街道火出圈。
目前,除了精心組織、籌辦這場京劇大戲外,已開展了粵劇、京劇等戲曲進社區、紅色電影進社區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讓文化陣地炫起來、亮出街,讓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成為街區亮麗的風景線。
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春暖花開時節,梅花村街紅棉京劇社在紅棉舞臺上唱響英雄曲,把這樣一臺群眾喜聞樂見的、滿滿正能量的傳統戲、現代戲展現在舞臺上,讓群眾在家門口免費看大戲。那些經典的、好聽的唱腔,總會勾起觀眾想看京劇、想聽京戲的強烈愿望,而這份心愿,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能一飽眼福。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鐘涌 王雪霞
責編 | 謝哲
校對 | 謝志忠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