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紀睿科(1450.HK)7 月 6 日公告,公司用作于證券買賣的英文及中文股份簡稱分別將由「CENTURY SAGE」及「世紀睿科」更改為「BE FRIENDS HLDG」及「交個朋友控股」,自 2023 年 7 月 11 日上午 9 時正式生效。股票代碼維持「1450」不變。同時,公司的標志和網站也將同步更改。
這意味著 " 交個朋友 " 成功借殼 " 世紀睿科 " 在港交所上市。
(相關資料圖)
羅永浩的兩段資本化經歷
羅永浩原本是交個朋友公司的管理層,與世紀睿科關系匪淺。世紀睿科的 CEO 李鈞既是羅永浩多段創業的合作伙伴,也是 " 交個朋友 " 的間接持股股東。
羅永浩自轉型直播賣貨以來快速成為抖音平臺的頭部主播。一開始直播間的名字為 " 羅永浩 " 開播首日曾獲得過 4800 萬人觀看,交易金額 1.3 億元的亮眼數據。盡管后續并未能持續維持這樣的高人氣,但場均表現依舊能夠在抖音坐穩位置。但羅永浩在帶貨界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選擇了急流勇退;羅永浩直播間于 2022 年 6 月改名為 " 交個朋友 ",自己也退出了 " 交個朋友 " 管理層。
回過頭來看羅永浩高位退出的行為,一切似乎有跡可循。隨著羅永浩直播間越來越賺錢,羅永浩也在嘗試通過資本化套現。而羅永浩第一次借殼的對象,是 A 股上市公司尚緯股份(603333.SH)。
2020 年 11 月 8 日,尚緯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及自籌資金不超過 58948.28 萬元收購星空野望(羅永浩電商業務的主體)40.27% 股權。在消息放出后,2020 年 11 月 9 日 -11 月 11 日期間,尚緯股份連續三日一字板漲停,漲幅達 30%。
暴漲過后,隨之而來的就是上交所的問詢函,以高溢價收購的合理性、跨行業收購風險、被收購標的對羅永浩的高度業務依賴等為由,要求尚緯股份補充說明上述問題。最終在 2020 年 12 月 3 日,尚緯股份宣布終止對星空野望的收購。羅永浩曲線上市無疾而終。
羅永浩的兩段資本化經歷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浙商證券研究所,滿投整理)
羅永浩第一次上市失敗的原因,是多數 MCN 機構難以資本化時會面對的普遍問題。個人 IP 作為商譽資產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并不穩定,隨著主播人氣的變化或是公司和主播合作的終止,公司的收入或許會在短時間內劇烈波動,MCN 機構對主播的高度依賴對公司未來經營的穩定性和盈利的可持續性可能造成業績波動等風險。羅永浩的急流勇退或許也是在為背后公司的資本化鋪路。
在吸取了失敗教訓之后,就有了羅永浩的好朋友李鈞,通過世紀睿科借殼給 " 交個朋友 " 上市的故事。
" 交個朋友 " 淡化羅永浩 IP,轉向打造機構 IP
MCN 機構是孵化達人,進行內容的持續輸出與變現,這一來公司的簡稱是直播電商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但以往卻很少有 MCN 機構成功資本化的案例。" 交個朋友 " 最終能夠成功資本化,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在公司在淡化羅永浩 IP,轉向打造機構 IP 上做的努力。
羅永浩于 2020 年 4 月 1 日在抖音首播,由于自帶話題屬性,首播當天就吸引超過 4800 萬人觀看,直播 GMV 超 1.1 億,并快速晉升為抖音的頭部主播。但在直播早期,直播間的 GMV 嚴重依賴羅永浩的個人 IP 效應,直至 2022 年 6 月羅永浩的直播間升級為 " 交個朋友直播間 ",才逐漸向團隊直播轉變。
至今 " 交個朋友 " 已經打造了多個垂直類賬號,包括交個朋友運動戶外、交個朋友酒水食品、交個朋友生活家居等。直播時長和整體 GMV 也在持續增長,根據交個朋友官微,交個朋友累計開播時長迅速提高至 2023 年 4 月的 5.7 萬小時;根據灰豚數據,截至 2023 年 6 月 20 日的近 30 日直播數據,交個朋友矩陣號 GMV 占比已經達到 35%。
而在個人 IP 淡化方面,2021 年羅永浩在交個朋友直播間的 GMV 占比為 20%,而到了 2022 年,這一比例下降至 5%,羅永浩 IP 對公司的影響已經明顯淡化。
直播電商行業的興起,頭部主播成了這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兩成的頭部主播占了平臺八成以上的帶貨額,行業基本上是頭部主播吃肉,小主播喝湯的現狀。但隨著直播行業監管趨嚴,多個超級 IP 接連被重罰,當前行業的頭部主播的效應已經沒有那么明顯;MCN 機構依賴個人 IP 的情況難免會造成經營波動。
與此同時,隨著企業自播市場占比的提升,達人直播市場占比逐漸下降,個人 IP 在直播電商中帶來的效應繼續削減。直播帶貨是 MCN 機構實現營收的主要方式之一,為了提升穩定性,打破增長瓶頸,頭部 MCN 機構也開始調整戰略重點。
一方面,MCN 機構在擁有原本的王牌 IP 的基礎上,孵化新的主播團隊,以此來擴張主播規模、增長主播市場,以實現 GMV 的增長。另一方面則是從個人 IP 向機構 IP 轉變,弱化個人主播影響力,將機構的矩陣賬號作為新的增長點。只要王牌 IP 的影響力夠大,就可以將其流量部分遷移至其他矩陣賬號,通過平臺擴容帶動整體 GMV 的增長。
以 " 交個朋友 " 為例,從一開始幾乎全部依賴羅永浩的直播貢獻,到現在交個朋友矩陣號 GMV 占比已經達到 35%。" 瘋狂小楊哥 " 到 " 三只羊網絡 " 和 " 李佳琦 " 到 " 所有女生 " 如是。
直播電商行業發展至今,行業已經越來越內卷,MCN 機構轉向打造機構 IP 以增強業績穩定性,也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之一。羅永浩所在的 " 交個朋友 " 通過去個人 IP 化,成功淡化了業務對羅永浩的依賴,并通過機構 IP 穩定經營的同時賦予公司新的增長途徑,最終成功借殼上市。這對于尋求資本化的 MCN 機構來說,或許是重要的參考案例。
中國的直播電商市場還有多大潛力?
從市場規模來看,電商直播業務成為傳統電商平臺營收的重要抓手,對傳統電商形成了一定的替代效應,交易額不斷攀升。網經社數據顯示,直播電商市場 2021 年規模達到 23615 億元,自 2017 年以來持續保持三位數增速。
同時,直播電商滲透率(直播電商規模 / 網絡零售規模)也從 2017 年的 0.27% 迅速提升至 2021 年的 17.97%。從滲透率來看,直播電商市場還有較大的挖掘空間。
從用戶增長來看,根據 2022 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 7.51 億,較 2021 年增長 4728 萬,占網民整體的 70.3%。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達到 5.15 億,較 2021 年增長了 5105 萬,占網民整體的 48.2%。
電商直播用戶占據了整體網絡用戶的半壁江山,消費者通過直播購買商品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的購物方式。但經過常年的挖掘,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已經步入極限,流量就這么多,隨著滲透率的提升,直播電商用戶的增速將會持續放緩。
對比直播電商的規模滲透率和用戶滲透率,在用戶滲透率達到 70% 的情況下,直播電商的規模滲透率僅在 25% 左右,說明行業在得到流量的同時,還沒有完全挖掘用戶的購買力,直播電商的營收天花板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