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那句股諺現在改版本了:悲觀者割肉,樂觀者反復割肉!
【資料圖】
有一種觀點認為失業就是因為人太多了。人太多,活兒沒那么多,可不失業嗎。
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生產者多了,好像是會導致有些人沒活兒干。然而消費者多了,好像也會導致活兒太多干不過來啊。這是怎么回事?
這是怎么回事,就不能在這兒說了。但至少可以明確一點:人口多,并不是失業率高的原因。否則的話,中國人口數是加拿大的 38 倍,加拿大失業率 5%,那中國失業率應該是 190%。(@tombkeeper)
我不吃卷心菜,因為它讓我想到自己的生活。
卷,辛,還很菜。
今年很多人意識到,溫良恭儉讓,沒有用了。討人喜歡,沒有用了。這個世界很殘酷,要靠爭靠搶靠搏命,才有一絲存活的機會。優雅,體面,吃相好看,完全不重要了。慌張,狼狽,討人嫌,也無所謂了。某個世界從增量博弈變成了存量博弈,很多人都活得很狼狽 (@推拿熊)
同事的孩子,相親。
女方一聽,他爸媽只是企業的普通職員,轉身就走了。
這也許是個案,但我想,未來的年輕人,他們面臨的機會越來越少,競爭越來越激烈,人變的更加勢力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唉。(@湯湯不吃面)
人真的忙起來,根本沒有太多的復雜情緒,人太閑,才會把雞毛蒜皮當回事。努力提升自己,好看的外表才能有你的一份。盡力開拓眼界,有趣的靈魂你才理解得了。
只可惜生活是一堆挫折,只可惜生命是必須妥協。
《滄浪之水》里有一句:世上沒有比錢更淺薄的東西,也沒有比錢更深刻的東西。人活著要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要用錢。(@進擊的 KK0110)
那天見一個在大廠待了六年的朋友,她說那六年很像是在玩一個大型實景游戲,每天去同一棟大樓,和同一群人開會,接到復雜的題目,答上來就能獲得薪水,一直答得很好就能升職加薪。免費的三餐,每 15 分鐘一趟的擺渡車,夜宵后和同事們一起罵老板。她做「策略」,交給同事「落地」,看板上的數據跌漲,卻感受不到對世界真實的影響。她常常想到那個蘇聯笑話:「We pretend to work, and they pretend to pay.」一切看上去都運轉得很好,只要她暫時將眼睛閉起來,騙過自己沒有那個愿望叫作:生活在真實中。(@吳可奉告 _)
很多成功者,其成功本質不是事事判斷都正確,而是判斷錯誤時虧損有限,判斷正確時賺了很多倍。如果因為他的整體成功,而誤以為他的所有判斷都是正確的,然后邯鄲學步的虔誠追隨他的每個判斷,那自己容易成為真正的傻瓜。
問:最容易打動讀者的是什么?
答:故事。
問:其次呢?
答:讀后感。
問:你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學會了什么?
答:鄙視故事和讀后感。
《東方快車謀殺案》的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經常過度深入研究某樣事物,導致自己意外變成該領域的專家。有一次她詢問一名考古學家:" 誰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美索不達米亞陶器權威?我想請教 TA 一些事。"
考古學家說:" 應該是你。" —— sketchesbyboze
隨著泰勒斯威夫特 ( Taylor Swift ) 一次巡演的收入接近 20 億美元,很明顯,并沒有多少人真的討厭富人。—— closet_dumb
現在越來越覺得某些 " 社牛 "=情商低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
頭條 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