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外來物種鱷雀鱔入侵一事,有專家認為,從保障生物安全的實際需求出發,應當嚴格限制外來物種的引進、釋放和丟棄行為,并建議盡快修訂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將鱷雀鱔納入其中,進行嚴格監管。
鱷雀鱔。視覺中國 資料圖
澎湃新聞注意到,近日河南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園抽干湖水圍捕鱷雀鱔一事,引發公眾對外來物種的關注。此后,北京、山東、寧夏、云南等地陸續曝出在居民小區水域、公園湖泊、河道捕獲鱷雀鱔的消息。
(資料圖)
鱷雀鱔原產于北美,主要分布于北美五大湖流域(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作為大型肉食性兇猛魚類,鱷雀鱔的獵物包括多種魚、甲殼動物、兩棲動物、鳥類、中小型哺乳動物等,由此被稱為“水中殺手”。
對中國而言,鱷雀鱔屬于外來物種。根據《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規定,外來物種是指在中國境內無天然分布,經自然或人為途徑傳入的物種,包括該物種所有可能存活和繁殖的部分。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傳入、定殖并對生態系統、生境、物種帶來威脅或者危害,影響我國生態環境,損害農林牧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的外來物種。
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孫佑海分析表示,根據上述概念,外來入侵物種是外來物種中的一個類型,并非所有外來物種都會帶來負面影響,有些不具有破壞性的外來物種對于豐富我國的生物多樣性具有積極作用。而外來入侵物種則是具有破壞性的物種,會對本土生物產生負面影響,造成生態破壞,因此對于外來入侵物種應當加大監測和管理力度,做好防范外來物種入侵的各項工作。
鱷雀鱔買賣合法?專家:不得釋放、丟棄,否則應擔責
近日,多家電商平臺出現售賣鱷雀鱔的現象,銷售者還宣稱鱷雀鱔“買賣合法”,很多消費者也因此放松警惕。
澎湃新聞注意到,一般購買鱷雀鱔的消費者以城市居民為主,但由于其生長速度快,飼養一段時間后,受空間限制,部分消費者選擇棄養或放生,因其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損害,養殖、出售、釋放鱷雀鱔等行為也成為爭議焦點。
“目前我國對鱷雀鱔等外來物種的購買及出售行為尚無特定的禁止性規定,但針對外來入侵物種的引進、釋放、丟棄行為都應承擔相應的行政法律責任及刑事責任。”孫佑海表示,對于鱷雀鱔,如果是通過網購方式交易,電子商務經營者還應當遵循《電子商務法》的規定。
他說,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應當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和環境保護要求,不得銷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規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務。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孫佑海認為,據上述規定,鱷雀鱔這類外來物種并不適宜網絡售賣,對于之前發生的售賣行為,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進行全面、真實、準確、及時的披露,告知相關物種不得釋放、丟棄等,否則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也說明,鱷雀鱔“買賣合法”的說法是錯誤的。
專家:法律尚存模糊空間,建議盡快修訂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外來物種入侵對我國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都產生了負面影響。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并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孫佑海介紹,目前國家的外來入侵物種管理,一方面在按照已有名錄進行防治的同時,另一方面也根據《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其他相關文件強化監管。
“目前名錄也在修訂過程中,相信新的管理名錄頒布后,會對強化外來入侵物種管理發揮積極作用。”孫佑海說。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有關外來物種的法律規制上,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條第三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八條也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此外,根據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非法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入侵物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針對外來物種的引進、釋放、丟棄行為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孫佑海亦直言,鱷雀鱔屬于外來物種毋庸置疑,但是否對相關引進、釋放、丟棄行為進行法律責任追究尚存一定的模糊空間。
他表示,根據《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實行動態調整和分類管理,建立外來入侵物種數據庫,制修訂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監測預警、防控治理等技術規范。原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在2003年、2010年、2014年、2016年分四批發布了《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共71個物種,鱷雀鱔未被列入上述名單。
“2021年1月,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國家林草局聯合頒布的《進一步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強調,要加強農業外來物種入侵的防控管理。強化水生外來物種養殖環節監管,推進水葫蘆、福壽螺、鱷雀鱔等水生外來入侵物種綜合治理?!睂O佑海認為,針對不屬于上述名錄調整范圍內的外來物種,能否按照生物安全法的規定進行行政處罰,就出現了爭議,這個問題應當通過法律解釋的方式予以明確。
他認為,從嚴格解釋的角度出發,不在上述名錄范圍內的物種,不宜進行強制管理,但從保障生物安全的實際需求出發,應當嚴格限制外來物種的引進、釋放和丟棄行為,尤其是五部門已經把鱷雀鱔納入加強防控管理的名單中。
孫佑海表示,應對外來物種入侵,首先需要加大法治保障,健全完善相關立法和管理辦法。當務之急是盡快修訂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將鱷雀鱔納入其中。其次,加強對外來物種引進、交易及全流程的管理和監測,完善外來物種入侵的應急解決機制。第三,要加強科學研究,提升本土作物的適應性,從生物學角度研究物種入侵的機理并尋求解決方式。第四,要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協同作用。外來物種的引進涉及海關、動植物檢驗檢疫等多部門,相關部門需強化入境貨物、運輸工具、快件、郵件、旅客行李、跨境電商、邊民互市等渠道的檢疫監管,對截獲的外來入侵物種進行嚴格處置,充分發揮海關反走私綜合治理作用,嚴厲打擊非法引進、攜帶、郵遞、走私外來物種的違法行為,有效堵截外來物種非法入境渠道。第五,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加拿大一枝黃花俗稱“霸王花”,對其他植物的生長具有極大的破壞性,但是,將其種植在環境惡劣的地區,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沙治沙效果。
“對外來物種不能一概而論,而應通過科學研究,使之充分發揮內在積極價值,比簡單消滅所帶來的社會效益更高?!睂O佑海說。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
頭條 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