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市場接連調整,部分公募基金年內跌幅一度超過30%。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挽回投資者信心,提高大家認購基金的積極性,部分公募基金宣布下調產品的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等費率。
其中,國泰基金日前發(fā)布公告稱,自2022年2月15日起,國泰民福策略價值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年管理費率由原1.50%降低至0.80%。管理費率打半折,基金公司為了挽回投資者信心,可以說拿出了滿滿的誠意。
不僅是國泰基金產品,記者統(tǒng)計,春節(jié)后,包括浙商匯金轉型成長混合、景順長城創(chuàng)新成長混合、永贏瑞益?zhèn)?7只基金發(fā)布了降費率公告,其中以“費率優(yōu)惠”為主,包含申購費、贖回費等。如浙商證券資管日前公告,在與蘇寧基金協(xié)商一致后,若投資者通過蘇寧基金申購、贖回公司旗下的浙商匯金轉型成長混合、浙商匯金轉型驅動靈活配置等18只產品,均可享受費率優(yōu)惠。
還有支付渠道提供了費率優(yōu)惠:投資者在認購國泰中證消費電子主題ETF或國泰中證新材料主題ETF時,若通過通聯(lián)支付、建行、招行等支付渠道進行,可獲得7.5-8折不等的認購優(yōu)惠費率。
此外,前海開源基金公告了前海開源裕澤定期開放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相關費率調整事項,擬將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費由1.2%年費率調整為0.6%年費率,擬將基金托管人的托管費由0.25%年費率調整為0.15%年費率。這也是公募FOF產品誕生4年多以來,首次出現降費的情況。
事實上,公募基金下調費率早已不是什么新聞。比如在2021年,就有51家基金公司的98只基金產品下調費率,其中既包括固收類產品的債券型基金與貨幣型基金,也包括權益類產品的混合型基金與股票型基金。而且,從幅度上看,超過半數基金下調超過50%。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在基金發(fā)行遇冷的背景下,渠道會通過降低申購費等方式吸引投資人。在此之前,公募基金最招致市場詬病的就是旱澇保收的管理費提取模式。這往往會形成基金公司賺得盆滿缽滿,而基金持有人卻出現虧損的尷尬局面。這對于持有人而言,明顯缺乏公平。而且,目前公募基金產品眾多,已接近9000只,遠遠多于掛牌的滬深上市公司數量。投資公募基金,選擇基金的難度遠遠高于選擇上市公司。
此外,第三方基金代銷平臺,特別是互聯(lián)網平臺提供給投資者的費率都較低,申購費率基本保持了0.15%-0.1%的優(yōu)惠。“實際上,渠道的價格戰(zhàn)在去年已變得十分膠著,為吸引投資者,傳統(tǒng)的銀行渠道已加入到‘1折起’的費率大戰(zhàn)中,個別銀行甚至給出了限時0申購費率的優(yōu)惠。”(記者 林司楠)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