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評論員:湖羊
網約車司機住進山洞過上隱居生活一事引來網友討論。網名夜色音樂小閔,真名閔亨才的他,今年33歲,放棄了月收入能有近萬元的網約車司機工作,回到了四川自貢老家。
(資料圖)
他的屋子是自己親手拿著水泥和石磚沿著山洞壁搭起來的。屋子里床、窗、沙發、衣柜都有,屋外還有塊他自己墾的幾方菜園。每天起床燒柴火做飯,散散步,干干農活,玩玩手機,還不時有人來看望的生活,他過得很滿意。
這樣的例子,在隱居吧這個有著八十多萬關注,八百三十多萬帖子的貼吧,還有很多。“一間寒舍,半分閑,一身素衣,把隱居談…”這是寫在隱居吧簡介里的一句話,頗有幾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淡然之情。
隱居吧里的網友放棄城市生活,選擇去往偏遠鄉村或者山林隱居的生活的原因有很多,有像閔亨才這樣,對城市忙碌生活感到身心俱疲的;有希望過著低消費生活,就此躺平的;有身負巨債,難以償還,避避風頭的;也有恐懼社交,希望過著獨處生活的……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在貼吧里分享著自己在偏遠山林中,搭建屋子,墾田務農,自給自足的獨處生活,分享著哪里的物價便宜,哪里的氣候風景更加宜人,哪里的地價房價更低。
不少生活中的失意人對這樣縱情自然山水,遠離世俗喧囂的生活心馳神往,卻不知隱居并不是一場一拍腦袋做了決定,就能說走就走的旅行。隱居可以遠離喧囂,卻終究逃脫不了生活的范疇,隱居也需要面對現實。
隱居離不開錢,大多數隱居其實是坐吃山空。居所搭建,生活用品購置,網線電線鋪設就是不小的投入,更不必說除開一些網絡工作者,很多隱居者很難有收入來源。因而不少人隱居生活維系不了幾年,就被緊勒著褲腰帶的肚子逼著回去工作。有人可能會說,考種地可以養活自己。可憑借他的務農水準,如何能不落的和陶淵明一樣,“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田地。
隱居獨處生活,更難在獨。因為獨居,所以諸多事宜需要自己處理。山中的蛇蟲鼠蟻、洗衣做飯、墾荒務農、家具修理、房屋修繕等事情,都是對一個人技能全面性的考驗。因為獨居,所以看書,散步,上網就成了解悶的方式。可誰又能保證此刻平淡瀟灑的隱居生活,不會從“蜜糖”變成他日之“砒霜”?有很多隱居者,忍受不了一個人的孤獨,在貼吧上尋求同伴。也有很多隱居者,自以為能沉醉在自然的純粹與美好之中,卻最終對這種一成不變,如一潭望不到底的死水一樣的生活感到迷茫與恐慌。這樣的隱居如何能長久?
再者,選擇隱居是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但人作為社會動物,只對自己負責顯然不夠。如若家中尚有妻子兒女,抑或父母年事已高無人贍養,還選擇隱居就是一種及其不負責任,違背倫理道德的行為了。如若負債累累就一頭鉆入山林,過那閑云野鶴的生活,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
隱居,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絕不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手段。它允許你在生活的鬧市里找個僻靜的角落安身,卻不讓你逃過生活的柴米油鹽。只希望,隱居能給一些人心之所向的安身處所,能給另一些人舔舐傷口,積蓄力量去再次拼搏的港灣。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