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青島市國際友城數量達到100對,國際友城布局更加優化,交往水平進一步提升,合作成果進一步豐富,2035年前初步形成我市‘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立體式’國際友城工作布局。”在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外辦黨組成員、副主任真珠向媒體介紹道。
國際友城作為城市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城市的國際化水平,促進城市各發展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自1979年與日本下關市締結友好城市以來,青島友城布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現已形成覆蓋46個國家84個城市的國際友城網絡。其中,與26個國家的28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與32個國家的56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關系。青島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為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多合作空間。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為我市帶來了與上合地區友城合作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打開了青島對上合組織國家交往新局面。目前,我市已與上合組織11個國家的14個城市建立友好關系或確立友好意向,逐步構建起以中歐班列沿線主要節點城市為支撐的陸上友城網絡體系。
真珠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市友城工作將進一步突出青島的“雙節點”價值,按照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等“六個城市”集中發力、全面推進,統籌構建陸、海兩個友城網絡體系,推動友城工作成為我市開展國際合作的高端平臺和擴大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的重要窗口。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青島市國際友城數量達到100對,國際友城布局更加優化,交往水平進一步提升,合作成果進一步豐富,2035年前初步形成我市“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立體式”國際友城工作布局。
據介紹,我市將重點打造陸海兩個友城網絡體系。一是圍繞服務上合示范區、上合經貿學院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構建以上合組織國家友城為主體的陸上友城網絡體系,助力我市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二是圍繞打造“活力海洋之都”的城市愿景和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目標,以港口交流為紐帶,加速集聚國際航運、貿易、金融、涉海高校、科研機構等高端要素,推動建立政府、港口、貿易、航運、金融、智庫“六位一體”的海上友城網絡體系。通過兩個友城網絡體系,進一步拓展我市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和提升青島的城市國際化水平、競爭力和影響力。
同時,我市還將著力打造友城工作品牌矩陣。真珠介紹,自2021年創建“友城合作·共創未來”品牌活動后,市外辦又根據地域創新提出了品牌框架下的“相約上合”“友鄰亞洲”“遇見歐洲”“印象拉美”等一系列的品牌。截至目前,我市已在該品牌框架下組織開展了50余場活動,下一步將重點推動友城間合作從經貿向文化、教育、人才培訓等更多領域的擴展和延伸。(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萍)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