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宋迎迎 通訊員 張超/文圖
1-3月,全區57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已開工17個,同比增長4%,開工率達到30%;26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0.9億元,同比增長10%。1-2月,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3%,增速居六區第一……這是記者從鄭州市惠濟區獲得的最新數據,也是該區“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交出的階段性成績。
作為坐落于鄭州北部、黃河岸邊的創新活力之城,惠濟區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取得這樣鼓舞人心的“開門紅”?
4月8日,惠濟區組織開展“能力作風建設看變化記者行”活動,省市主流媒體走進古滎鎮黃河橋村地質災害搬遷安置項目施工地、青年人才公寓項目地、滎澤古城文化公園、中遠有機農業,一路看項目、看亮點,見證發生在黃河岸邊的新變化。
(滎澤古城文化公園入口)
抓項目:滎澤古城文化公園 鄭州北部文旅融合新地標
滎澤古印、祈福天燈、油菜花田、考古體驗……在鄭州西北部,有這樣一座集遺址風貌和田野風光于一體的文旅融合公園——滎澤古城文化公園。
4月8日上午,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這里金黃色的油菜花田迎風搖曳,項目建設有條不紊,處處洋溢著文旅融合新地標的動人魅力。
站在滎澤古城文化公園入口,一枚古印破土而出,9米見方的古印,以小篆文的形式上書2個大字“滎澤”,鄭州滎澤古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肖云告訴記者,這里是滎澤古城文化公園一期的核心區域印天臺廣場,占地30畝的廣場,共分為商業區和文化核心區兩大部分,建成后,游客可在此休閑消費的同時,品讀古漢文化,欣賞祈福燈壯美夜景。未來,這里也將成為市民讀懂黃河文化、感受田園風光的全新旅游打卡地。
(滎澤古城文化公園效果圖)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實施以來,惠濟區搶抓歷史機遇,充分挖掘黃河文化、運河文化、古漢文化資源,依托古滎鎮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高標準建設滎澤古城文化公園。
據了解,滎澤古城文化公園規劃面積約5430畝,總投資約15億元。目前,規劃面積約1400畝的一期工程已出具規模,通過一廊一環四區六園,全景化、生態化建構文化歷史的沉浸遺址展廳,生態自然的全景博物公園,打造全齡體驗的戶外研學基地和生活休閑場所。
(青年人才公寓效果圖)
助英才:總投資約9.2億元 青年人才公寓拎包可入住
為推動“人才強省戰略”在惠濟落地落實,惠濟區出臺《激發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若干政策》,通過構建“1+9”人才政策體系等一系列措施,為建設“創新活力之城、大美幸福惠濟”提供智力支持。
在惠濟區青年人才公寓項目建設現場,記者看到,6棟高品質的青年人才公寓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一室一廳、兩室一廳……未來廚房衛浴一應俱全,拎包即可入住。
惠濟區青年人才公寓位于惠濟區核心政務區,總投資約9.2億元,項目北臨新城路,南靠賈河路,周邊配套成熟,區位交通便利。
(人才公寓施工現場)
“目前人才公寓項目正處于內粉施工階段,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按照“戶型合理,面積適中,簡裝入住,綠色環保”的建設標準,周邊便利的軌道交通和教育、醫療等配套,將為各界優秀青年人才落戶惠濟解決后顧之憂。”惠濟區青年人才公寓土建施工工作人員張凱透露,整個項目計劃于今年年底達到驗收條件。屆時,將為人才齊聚惠濟提供充足保障。
(中原蔬菜樂園)
惠發展:現代綠色高效 高質量農業“花開”惠濟
依托黃河灘區生態資源以及區位優勢,惠濟區大力發展現代綠色高效農業。
在河南中遠歐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原蔬菜樂園,100個塑料大棚種滿了各種特色的特色瓜果蔬菜,拇指大小的黃瓜、薄皮的吊蔓西瓜、水果番茄等,來參觀訂貨的客人絡繹不絕。
企業負責人趙建設告訴記者,“萬人助萬企”和“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在區委區政府和主管部門幫助指導下,企業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先后得到鄭州市 “智匯鄭州·1125聚才計劃、河南省創新引導計劃的項目支持,并在科技部門支持下,發揮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和鄭州市國際合作基地優勢,吸引國內外人才參與產品技術研發。
“目前,惠濟區科工局正在幫助我們申報外國專家工作室等人才項目,有了屬地政府的人才政策支持,我們對企業下一步發展更有信心。”趙建設說。
今年以來,惠濟區扎實推進新興產業園和小微企業園建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6家,通過省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10家,通過市級科技型企業認定39家、增長77.3%,技術合同交易額1.59億元、增長14.4%,科技型企業集聚效應逐步增強。
(古滎鎮黃河橋村地質災害受災群眾搬遷安置項目效果圖)
濟民生:受災群眾安置“加速度” 年內可住上敞亮新房
位于大河路以南、京廣鐵路以西、西三環北延以東的黃河橋村地質災害搬遷安置項目,是惠濟區為集中安置2021年強降雨期間遭受地質災害影響,對不具備居住條件的黃河橋村四、五、六、七村民組185戶受災群眾異地安置的民生項目。
在該項目施工地,工人們正忙碌地進行著樁基靜載試驗工作。
為保障受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自2021年8月1日起,惠濟區在對黃河橋村地質災害受災群眾進行臨時避險過渡的同時,迅速成立搬遷安置工作專班,通過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協調解決用地問題,對受災群眾進行異地集中安置。
惠濟區古滎鎮黨委副書記鄭朝陽介紹說,項目總占地62.49畝,設計有15棟樓,目前項目褥墊層鋪設完成60%,臨建施工完成98%;樁基檢測完成80%,預計年內搬遷群眾能夠入住新房。在接下來的施工中將以五天一層的施工速度,確保6月30號主體完工。
“我們4月底將同步啟動群眾的選房程序,確保這個年底能讓群眾搬到新家住上新房。”鄭朝陽說。
抓項目、助英才、惠發展、濟民生。這正是惠濟區“能力作風建設年”實現“開門紅”的關鍵所在。
記者從惠濟區了解到,“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惠濟區嚴格貫徹省委、市委要求,錨定“十大戰略”,堅持“項目為王”,開展“三標”活動,提能力、轉作風、重實干、強擔當,經濟社會發展態勢持續向好。除上述項目外,黃河國家博物館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正弘智空間、和昌瓏悅商務中心即將投入運營,大批項目簽約、開工、投產,為惠濟下一步更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