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靳則宏/文 沈翔 邱琦/拍攝 吳仲舒/剪輯
能守住這片青山
(資料圖)
與自然為伴
就是件幸運的事
5年,1825天,
從修路上山到挖土蓋房、劈柴墾田,
釋延子法師在嵩山深處的五花坪上
過著令我們都為之向往的生活。
在少林寺的24年中,
釋延子法師用8年時光
在少林禪耕農場中
耕種出了一片金黃的麥田,
又用5年時間
在五花坪上開辟荒地,種茶育茶。
想要去到五花坪,
就必須要爬上近50分鐘的山路。
釋延子法師告訴我們,
初建茶園時,
山還很荒涼,
需要用人力一點點把所需的生活物資拉上山,
因此,這樣近50分鐘的崎嶇山路,
每天都要往返兩到三趟。
在往返了近千趟之后,
釋延子法師說,
如今,他只要20分鐘左右
就可以跑上一個來回。
早課、
查看茶樹長勢、
教授上山請教育茶技術的農戶、
晚課.....
每天清晨5點左右,
延子法師和山后緩緩升起的太陽一同
開始一天的忙碌。
這樣看似一成不變的日子,
已經過了1825天。
而延子法師和時間帶給這里的變化,
是讓曾經的荒蕪變成了一片茶海。
談及為何選擇堅持在不容易種茶的地方種茶?
釋延子法師說,
種茶不僅是為少林增添多元文化色彩,
還有一個更大的宏愿,
就是希望自己能幫到山下的農戶,
用“茶經濟”為嵩山附近村莊的村民增收致富
提供幫助。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