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實現經濟發展質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為了實現明年的經濟發展目標,必須適應新形勢,努力把握經濟發展的著力點,促進經濟較快增長。
(資料圖片)
增強經濟活力,實現經濟總量的長周期增長
我省2020年到2021年,兩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3.6%,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3.7%,從目前情況看,全年的增長速度也會大體保持前三季度的水平。盡管在重重困難的條件下實現這個增長速度十分不易,但從我省前幾年平均經濟增長幅度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看,這個幅度是偏低的,也明顯低于我省“十三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6.4%的增幅。由于近幾年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較長時間的低位運行,帶來了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積累了比較多的社會矛盾,對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帶來了一定影響。解決當前經濟發展的矛盾和問題,發展速度是經濟工作的關鍵,要把提速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質量做大經濟總量。通過提升發展速度,為優化經濟結構、消弭社會矛盾、促進快速復蘇提供空間和條件,從而促進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
提升經濟發展速度,增強信心是關鍵和首要條件。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各種問題,歸結到最重要一點,就是要為經濟活動參與者創造可預期的結果,增強參與者的市場信心。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持續向好、良好的產業基礎、巨大的消費潛能、超大的市場規模、經濟政策的不斷完善是所有經濟活動參與者提振信心的活水源泉。要不斷持續地改善營商環境、消費環境和社會環境,遵循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更多地達成社會共識,使社會所有成員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活動。
提升經濟增長速度,對總需求和總供給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根據新的發展變化和經濟演進規律,對需求和供給進行科學管理,從而使總需求和總供給實現新的平衡。增強投資、消費、出口的拉動作用,優化供應鏈、資金鏈、產品鏈、要素鏈的配置,采取有效措施適度降低儲蓄率,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
要面向市場,優先發展實體經濟。把制造業作為做大經濟總量的主攻方向,保持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促進以提升質量效益為主的制造業再造工程,努力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能夠為經濟增長提供強大的動能,有利于經濟增速的提高。在今后一個時期,我省要重點發展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制造業“五鏈三群”,包括為消費者提供豐富優質蛋白質的綠色農副產品產業鏈;以大型鑄件、礦山設備、水泥成套設備、機器人智能設備、節能環保設備、隧道掘進設備及研發、工程總承包為重點的裝備產業鏈;以優勢煤化工、石油化工、鹽化工為主的化工產業鏈;以汽車零部件、整車、專用車為主的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關鍵零部件、計算終端設備、智能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鏈。發現現代生活用品制造業、新材料、現代醫藥等三大產業集群。
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新挑戰,要更多地從要素投入轉向創新引領、市場調節和效率優先,適時切入和把握“美林時鐘”的經濟上行時點,努力實現我省經濟的長周期快速增長。
著力減少非市場因素的高頻擾動,實現經濟的結構修復
從國際上看,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斷鏈斷供、關稅壁壘增強、國際沖突、大宗商品市場和價格波動、美元升值及國際通貨膨脹等問題,給我省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同時,我省經濟發展出現了疫情反復發生、自然災害頻發、風險事件突發等非市場因素的沖擊,對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內外交織,使得非市場因素對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范圍極其廣泛,程度極其深遠,結果極其復雜,打亂了基于傳統比較優勢的市場分工體系,經濟結構的脆弱性有所顯現,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強。
經濟發展出現的新情況、面臨的新形勢、形成的新格局,要求必須增強經濟韌性,提高承受市場或非市場因素沖擊的綜合能力以及恢復能力,使得經濟主體具有適應變化主動變革的超強能力,經濟活動具有一定的冗余度,增強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提高經濟韌性,需要從政府行為和企業行為兩方面著手進行。從政府行為的角度來說,要堅持“做好預案、快速應對、有效處置、減縮影響”的原則,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非市場因素或事件進行干預,防止由于處置不當而導致影響增強、溢出擴大。從企業行為的角度看,企業要把市場和效益放在首位,決策有冗余,方案有備份,投資有價值,經營更精細,使得企業既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又能在外部非市場因素的沖擊下安然無虞。
著力促進市場主體活躍有序,實現產業鏈良性循環
市場主體是經濟活動的細胞。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和內生動力是保增長、促發展的根本。當前我省市場主體已經突破1000萬戶,在全國名列前茅。保持市場主體活力,就是要對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股份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一切經營主體,最大限度地保護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把精力、財力、人力全部用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上去,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省屬國有企業要不斷深化改革,精干主業,壓縮管理層,消減行政化傾向。從更多的基礎設施、能源領域向高端制造業、未來產業轉移,從較多的規模擴張、跨界混搭向效益為先、主業突出轉化,從偏重即期決策、無效程序較多向注重戰略思維、快速敏捷反應轉變。面向河南省重大戰略、面向全省重點產業發展訴求、面向區域核心競爭力提升需求,把省屬國有企業打造成全省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民營企業是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旗幟鮮明支持、扶持民營企業的發展。理解民營企業家為企業發展付出的艱辛,給予他們應有的社會地位。縱觀我省民營企業的發展歷程,也出現過“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現象。要增強民營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打造民營企業的“百年老店”。
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省外企業都是促進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市場主體。要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使得區域外的企業“進得來、留得住、能發展”,特別是要發揮我省市場廣闊、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的優勢,不斷增強我省對外來投資的吸引力。
成千上萬的個體工商戶是實現就業、增加收入的重要載體,要不斷推進審批許可、登記事項改革,開展便利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的服務活動,解決經營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在城郊接合部,選擇合適的地段,舉辦新大集、新廟會,讓小微企業恢復經營能力。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