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個月,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操作。1月24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數(shù)據(jù)顯示,當日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全天凈投放500億元。上次央行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是在2021年12月24日,中標利率為2.35%。
“臨近春節(jié)假期,銀行現(xiàn)金投放增多,加上繳稅、地方債發(fā)行繳款等因素影響,機構對流動性需求增加,此次央行加大逆回購操作力度,表明了維護春節(jié)前流動性平穩(wěn)的意圖。”有機構人士表示。
該機構人士解釋稱,從1月24日起,7天期逆回購已可跨農歷春節(jié)假期,實際資金占用期限和14天期逆回購相當。這一情況下,如果繼續(xù)開展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卻低于14天期逆回購,會造成期限利差的扭曲。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可避免這一點。此前,在春節(jié)、國慶等長假前期,亦多次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況。
在業(yè)內專家看來,央行此次調降14天期逆回購利率,屬于此前央行下調利率的“配套”動作。為應對經(jīng)濟新的下行壓力,央行先后調降各政策利率,引導市場利率適度下行,有效降低實體經(jīng)濟融資成本,激發(fā)微觀主體活力,提振內需。
1月17日,央行將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7天期逆回購操作、常備借貸便利操作(SLF)利率各下調10個基點。1月20日,央行下調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5個基點。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1月1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此次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降,體現(xiàn)了貨幣政策主動作為、靠前發(fā)力,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通過LPR傳導降低企業(yè)貸款利率,促進債券利率下行,推動企業(yè)綜合融資成本穩(wěn)中有降,有助于激發(fā)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穩(wěn)定性,支持國債和地方債發(fā)行,穩(wěn)定經(jīng)濟大盤,保持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