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象過自己的老年生活?
(資料圖片)
所有人都必然面對老去。今年年初,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 65 歲及以上人口超 2 億,占全國人口的 14.2%。
隨著我國養老服務需求攀升,養老服務業發展不斷加快,形成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在內的多種模式。
傳統觀念里,養老院條件簡陋,是高齡老人或失能者的住所。入住養老院,意味著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面臨人際關系、個人角色、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改變。
而當下,一批 90 后養老院院長,正攪動這一汪沉寂許久的池水。
在他們的帶領下,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理想中的養老生活依稀可見," 老年之人,只宜以宴樂游戲為事,一切家務皆當屏置。時嘗游嬉宴樂,快適性情,以調養天和。"
這群 " 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 的 90 后,也呼吁更多年輕人加入養老行業。
" 護理人員短缺、專業化程度低,是行業存在的普遍現象。" 多名養老院院長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養老行業需要年輕人,他們能讓這個行業更溫暖、更有活力。"
老了和閨蜜一起住
獨居的奶奶摔傷住院,樊金林萌生了開一間養老院的念頭,可以邊工作,邊照顧奶奶。
樊金林算是子承父業,他的父親設計并打造了河南省第一家公建民營養老院。大三時,播音主持專業的他曾在這間養老院實習了半年。
為了跨行養老,樊金林先后考取心理咨詢師、養老護理員、健康管理師等 5 個和養老行業相關證書。
2019 年大學畢業后,樊金林開始設計自己的第一家養老院。" 當時走訪的幾家養老院都與理想中的狀態相去甚遠,我想設計一間不一樣的養老院。"
從設計、裝修到運營,他準備自己動手。因為不懂設計,樊金林幾乎跑遍了當地的設計院,也問遍了身邊老人對養老院的想象。老人的回答出乎他意料," 如果是賓館,我就愿意住進去。"
回憶養老院的建設過程," 當時工期緊,消防驗收、房屋質量檢測報告等流程我都不清楚,基本上是踩著坑過來的。開院前十天,周邊有敬老院倒閉,我們院接收了 30 多位老人。很多老人大半年沒洗過澡,衣服也長期未更換,這些問題都必須在短時間內解決。"
十個月時間,一家年輕化的養老院落成。極簡風裝修,黃色撞灰色的色調,墻上掛著裝飾畫,配套小愛同學智能家居。
這間養老院里,老人還可以按個性搭配,選擇合住的舍友。其中有對舍友,是認識了近 60 年的閨蜜。
現如今,25 歲的樊金林經營著四家養老院,照顧 300 多位老人。根據老人自理能力差異,養老月費從 1800 元至 2600 元不等,失能老人月費超 2700 元。近期,樊金林打造的一家免費 " 網紅養老院 " 也即將開業,他想把它建造成 " 年輕人都想入住的養老院 "。
談及打造免費 " 網紅養老院 " 的原因,樊金林回憶," 有位曾在院里住過的老奶奶,因獨居在家摔傷骨折,躺在地上一個多小時才被子女發現送醫。" 之后老奶奶再到我們院,哭著問能不能讓她免費住到院里。"
樊金林的抖音賬號擁有近 225 萬粉絲," 在養老院做數學題的一天 "、" 在養老院打麻將的一天 "、"50 年后住進養老院的樣子 " 等系列視頻頻頻出圈,最高獲贊超 300 萬。樊金林介紹,老奶奶知道我們在社交平臺上發布養老院主題的短視頻,希望通過拍視頻換入住。
面對老奶奶的求助,樊金林產生了做 " 網紅養老院 " 的想法。在他的規劃中,免費入住的老人由網友推薦或投票,打造老人電競戰隊,讓老人參與、解說游戲,提升知名度的同時反哺 " 網紅養老院 " 的運維,并為 " 網紅養老院 " 開設獨立社交媒體賬號。
讓老人參與到游戲當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面對即將開業的 " 網紅養老院 ",樊金林直言先堅持半年,半年后用其他院的收入持續輸血。但令他遺憾的是,讓他萌生打造 " 網紅養老院 " 想法的老奶奶肺癌晚期,無法住到他的養老院里了。
讓每一位老人都有 " 存在感 "
" 存在感 " 是小劉院長重復強調的關鍵詞。
從設計類專業跨行到養老院的他,也是 " 養二代 "。有別于父輩經營的傳統養老院,他希望打造小而精、精而美的老年樂園。在保證基礎服務下,他更看重精神贍養。
小劉經營的親恩養老連鎖三春暉院位于湖南省衡陽市。" 在一線和沿海城市,75 周歲以上的老人主動走進養老院是普遍現象。但湖南的老人相對傳統,更希望子孫能陪在身邊安度晚年,甚至有點排斥養老院。目前院里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 90%。" 小劉表示。
為了能更方便照顧老人,已經成家的他選擇住進養老院,和老人們同吃同住。老人的娛樂活動,除了自由時間的打牌外,他還根據老人們的身體情況安排跳操、舞蹈、唱歌、看電影等環節,盡可能的豐富活動內容。
起初,在 " 覺得自己不被重視與需要 "," 已經成為家庭的負擔和社會的責任 " 等負面情緒影響下,院里老人的生活方式相對消極,主動參與娛樂活動的意愿并不強烈。
小劉沒想到的是,拍攝視頻卻改變了院里老人對待活動的態度。
他分享了一段院里老人活動的視頻。視頻里,伴隨經典兒歌 " 數鴨子 " 的旋律,一群 " 老頑童 " 跟在護理員身后,左手掌并攏彎曲擬鴨嘴狀,后手背在身后,排隊出鏡,大家都笑得合不攏嘴。最后晃悠出鏡的老奶奶,面對 " 到底多少鴨 " 的疑問,一把將脖子縮進佝僂的背中,害羞的聳了聳肩,逃離視頻畫面。
" 當晚給老人們回看視頻,大家都很開心,還討論著誰的動作最好,誰的動作不標準。" 小劉院長說," 通過拍攝視頻的方式,為老人提供了一個小型舞臺,他們可以表演才藝,也有人關注,他們能在這里找到存在感。"
拍攝視頻豐富活動內容(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每當小劉架起拍攝機器,老人們都認真地跟著學習舞蹈。他為院里的老人感到自豪," 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通常教一兩遍就能學會,拍視頻基本一次過。"
這間養老院里,有舞臺,也有觀眾。老去,不是生命的謝幕,是另一段美好的開始。
" 成為養老界的海底撈 "
透亮的室內,老人們分成三排坐著,每排數十人,伴隨流行音樂比劃著 " 手勢舞 "。這是恒康養老服務中心發布的手勢舞合輯,點贊數最高的短視頻,高達 247.3 次,留言多達 6.5 萬。
韓雨是這家養老院的院長。兩年前,她不顧親朋好友勸阻,辭去公務員職務,投身養老行業。為了快速進入養老行業,她不間斷地學習、閱讀大量書籍、到各地參觀。
在山東省龍口市,入住養老院并不是普遍選擇,但韓雨經營的養老院入住率高達 95%。
" 手勢舞是我們的突破口,也是我們的爆款產品。通過在網絡平臺發布手勢舞視頻,讓更多家庭認識我們。" 韓雨說," 很多家庭都看到了這些視頻,老人愿意前來試住。我們的留客能力非常強,愿景是成為養老行業的海底撈。"
兩年前,韓雨的養老院剛開業,就接收了一位從 ICU 轉來的老人,家屬希望做好老人的臨終關懷。" 老人來的時候帶著鼻管、尿管、呼吸機等。" 韓雨回憶," 我們進行細致的護理,包括吸痰、鼻飼、接尿等,做好每一件繁瑣的事。現在老爺子在院里已經住滿兩年,家屬和醫生都認為這是奇跡。"
" 隨著年齡增長,老人消化道變窄,咀嚼能力下降,需要少食多餐。院里的餐廳 24 小時開放,提供隨時點餐服務。" 韓雨繼續介紹著 " 海底撈式 " 的養老服務," 每一次為老人更換尿不濕,我們都會清洗,保證老人始終處于整潔的狀態。"
在韓雨的經營理念中,營銷和服務是相輔相成的。據她分析,入住率達 60% 左右才能支撐起養老院的運營費用,而全國養老院平均入住率不及 30%。宣傳好自己的優勢,入住率自會提高,如此才有能力把服務做得更好,口碑會慢慢積攢。
" 國內近一半養老院處于虧損狀態,低利潤疊加高風險,年輕人普遍不愿進入養老行業。" 韓雨解釋。
圖片來源:unsplash
現如今,韓雨更注重養老院院長的培訓。" 個人能力太有限,我想把我的經驗分享出去。" 她坦言," 現在有很多養老機構,存在著管理不善、招不到人的痛點。我想幫這些院長把機構盤活,提高入住率,提升服務質量,讓更多的老人能夠住進來安享晚年。"
從韓雨成為韓院長,當初極力勸阻的親朋好友也紛紛點贊。" 大家看到的是表面的光鮮,卻沒看到全天候隨時待命,沒有節假日。"" 女兒有時會問媽媽今天可以不上班嗎?可以一起出去玩嗎?" 已經是兩個孩子媽媽的韓雨,在談到孩子時,滿是柔情。但韓雨表示并不后悔當初的選擇," 我現在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都遠勝過安逸。"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