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大事不斷,前腳宣布啟動 IPO 計劃,后腳推出快遞業務。
6 月 28 日,菜鳥集團宣布推出自營的快遞業務——菜鳥速遞。據了解,菜鳥速遞由服務天貓超市的配送業務升級為全國快遞網絡,主打半日達、當次日達、送貨上門和夜間攬收等服務。
(相關資料圖)
多年前曾有媒體報道," 阿里不做快遞,不會搶快遞公司的飯碗 "。菜鳥速遞的推出,打破了當初的誓言。
對于菜鳥速遞的出現,菜鳥集團 CEO 萬霖表示," 中國快遞市場發展得足夠快、也足夠大,需要物流行業提供多層次的供給,菜鳥希望打造更具性價比的品質服務,滿足商家不斷出現的新需求。"
菜鳥方面向記者指出," 菜鳥速遞是適應市場上對高質量快遞需要而生,主要聚焦‘菜鳥自營、品質快遞、好用不貴’,服務上對標行業最優,價格上兼具性價比,并按照時效和重量提供豐富的產品矩陣,覆蓋大件、中小件和微小件等全重量級包裹。"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商家對物流快遞服務要求的不斷提升,快遞企業也在相應進行調整,如送貨上門已成為品質的代名詞之一。
" 菜鳥速遞的推出,實質上是響應市場的需求。"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表示," 菜鳥速遞對快遞市場來說是一種有益補充,消費市場容量足夠大,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并不會與通達系等經濟型快遞形成直接競爭關系。"
同時,菜鳥也在今年正式宣布啟動 IPO 計劃,也需向市場講出更為豐富的故事。今年 5 月,阿里巴巴董事會批準啟動菜鳥集團上市計劃,預計在未來 12 到 18 個月內完成。阿里巴巴集團持有菜鳥集團 67% 的股權,該業務集團的其他股東包括物流行業的戰略投資者和全球機構投資者。
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認為,菜鳥獨立發展并走向資本市場,就面臨提升服務品質等考驗,僅僅搭建數字化平臺已經不足以解決目前的快遞供需矛盾,也不足以應對競爭對手的變化。天貓淘寶客戶的快遞需求層次分化日趨明顯,菜鳥僅依賴第三方快遞,服務體驗比京東快遞、亞馬遜物流就會差一些。另一方面,十年前,電商平臺中只有菜鳥是開放性物流聚合平臺,但十年后的今天京東物流已推進平臺開放,抖音電商推出了開放物流平臺音需達。
楊達卿指出," 這種情況下菜鳥需要因需求而變,因對手而變,構建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數字化物流生態體系。菜鳥直接投身快遞市場,或更多運用資本和科技推進行業發展,利于改變目前同質化消耗式競爭格局,預計加速倒逼快遞頭部企業的整合發展。"
數據顯示,菜鳥 2023 財年總收入(包括服務其他阿里巴巴業務的跨分部交易收入)合計為 775.12 億元,相較 2022 財年增長 16%;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收入為 556.81 億元,同比增長 21%。菜鳥分部經調整 EBITA 為虧損 3.91 億元,相較上一財年虧損 14.65 億元明顯收窄。
" 未來上市,菜鳥能否呈現出改善業績的路徑,業務結構模型是否會有更大想象空間,是其在資本市場需要面對的課題。" 有快遞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菜鳥方面向記者表示,菜鳥速遞是今年菜鳥重點建設的國內物流業務產品。菜鳥還在加快國際快遞和海外本地快遞的建設。未來十年,菜鳥將著力建設一張全球領先的智慧物流網絡,打造國內、跨境和海外本地等三大長鏈物流網絡,同時形成末端驛站、物流地產和物流科技等三大短鏈業務。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