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高學歷等于 " 不好騙 "?親眼所見必然 " 眼見為實 "?反詐題材電影《孤注一擲》推翻種種想當然。
8 月 2 日晚,該片在上海首映。影片最后,看似光明的圓滿收網(wǎng)后,一個意味深長的鏡頭調度停留在神秘人把玩的賭博籌碼上,此刻,他就在人群中,就在反詐宣傳現(xiàn)場。
導演申奧說,故事在此收束是想告訴觀眾," 網(wǎng)絡詐騙是沒有辦法根除的,它還會不停地滋生 ",影片里只是端掉了一個窩點,境外詐騙遠沒有終結,身邊的欺詐陷阱依然存在。話音才落,兩名 B 站 UP 主現(xiàn)身說法,他們分享親身經(jīng)歷:別僥幸以為自己擁有火眼金睛,身處信息互聯(lián)的時代,無論拙劣的騙術抑或 " 量身定制 " 的誘餌,都可能讓人防不勝防。
(資料圖)
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干警也現(xiàn)身路演:" 我們日常工作中每天至少碰到 20 余起詐騙案件,這不僅是一部商業(yè)片,也是一部反詐宣傳片和教育警示片。希望電影能讓觀眾提高警惕,在接到陌生來電時,不聽、不信、不轉賬,市刑偵總隊和市反詐中心也會盡最大努力守護好大家的錢袋子。"
那沉甸甸的 1TB 硬盤
《孤注一擲》是監(jiān)制寧浩與導演申奧的第二次合作。上一回,申奧的導演處女作《受益人》以 " 騙保 " 為切口,剖開一樁婚姻騙局下人性的掙扎。此次新片延續(xù)了出品方壞猴子(上海)在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中一貫的洞察力,大銀幕上,程序員潘生、模特安娜被海外高薪招聘吸引,他們出國淘金,不想?yún)s落入境外詐騙工廠的陷阱……境外網(wǎng)絡詐騙全產(chǎn)業(yè)鏈的內幕緩緩揭開,令人觸目驚心。
申奧直言,現(xiàn)實恐怕更殘酷。從項目籌備之初,身邊朋友的遭遇與反詐警察的述說,現(xiàn)實中的案例就復沖擊著他。開拍前,導演團隊在警方、反詐中心的支持下,搜集了近三年來境外網(wǎng)絡詐騙相關的資料,圖文、音視頻占滿整整 1TB 的硬盤,電影的構建即來源于這些真實的一手資料。申奧說,海量素材讓他決心將影片打磨成嚴肅風格的作品," 劇本寫了一年半,上萬個案例打散后再重組細節(jié),最終成為現(xiàn)在的故事 "。
沉甸甸的資料也被導演分發(fā)到各演員手中,張藝興、金晨、詠梅、王傳君、王大陸、周也、孫陽、鄧萃雯……大家給出不約而同的回復 " 殘酷而真實 "。電影里,他們飾演的角色猶如詐騙利益鏈條上的齒輪,環(huán)環(huán)相扣,極度產(chǎn)業(yè)化、專業(yè)化的詐騙運作模式經(jīng)由不同人物視角露出真容。片尾出字幕時,原型人物現(xiàn)身,他們親述在境外詐騙工廠遭受的人間煉獄般的經(jīng)歷。毫無底線的罪行、閉塞惡劣的環(huán)境、無孔不入的詐騙手段,令影片所呈現(xiàn)的境外詐騙工廠一角更顯駭人。
我們與 " 騙 " 的距離
上海首映后,有網(wǎng)友分享觀后:" 看完直覺真實的痛、真實的匪夷所思。痛因為代入感極強;匪夷所思,因為實在難以想象,一個高智商青年竟這樣步步墜入深淵。" 影片的意義或許即在于此——警醒著普通人,我們與 " 騙 " 的距離并不咫尺天涯。就像申奧說的,受害者的標準并不取決于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家庭經(jīng)濟條件,誰都有可能成為被詐騙集團榨干的對象," 騙子和你,只有一根網(wǎng)線的距離 "。
故事里,潘生與安娜受困詐騙工廠后,兩人被迫要向賭徒阿天及其女友小雨下手,從他們身上套現(xiàn)以完成 " 業(yè)績 "。離開國境,上交證件,睡地板草席,吃土豆雜糧,就此淪為犯罪工具,每天用五花八門的手段去誆騙下一個受害者……原本前途光明的年輕人何以誤入歧途,貪圖物質享受的姑娘怎樣邁出主動逐利的一步,網(wǎng)絡賭博緣何無法自拔,從受害人到加害者又是怎樣一步之遙,凡此種種,殘忍得不忍直視,但又真實得直戳人性軟肋。影片最后,受害者被拯救了,但加諸他們身上的困苦,可能需要一生來撫慰。哪怕他們卷入深淵的起點僅僅是一時貪欲、一時糊涂、一時僥幸,可一旦潘多拉的魔盒開啟,注定付出慘痛代價。
影片將于 8 月 11 日正式公映,如今片方早早開啟超前點映,意在把路演辦成 " 反詐聯(lián)盟團建 "。出演潘生的張藝興感到一種責任感," 我常說自己已經(jīng)不是‘流量’,因為覺得光有流量沒有意義。但如果能通過出演這部影片防止更多人上當受騙,這樣的流量不妨繼續(xù)‘流’下去 "。
讓電影產(chǎn)生更多社會效益,也是影片主創(chuàng)的共同期望。作為入選今年 SIFF YOUNG × 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計劃的導演,申奧對這次創(chuàng)作有著獨到見解:" 上大學時老師說過,電影真正的完成是見觀眾的那一步,因為在電影院里,所有觀眾的聲音都是這部電影的聲音。" 于這部有著現(xiàn)實追求的影片來說,倘若影片里的聲音能讓更多人在被騙時 " 不聽不信 ",這將是真正屬于電影的發(fā)聲。
作者:王彥
編輯:姜方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
頭條 23-08-03